《習近平在福州》是記錄習近平總書記成長歷程的系列采訪實錄的第五部。1990年4月,習近平同志從閩東的寧德地委書記調任省會城市福州的市委書記,在這里工作了整整六年。采訪實錄生動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著眼長遠、胸懷全局的戰略思維,大刀闊斧、科學決策的改革思路,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誠情懷。歷史記錄著福州的滄桑巨變,也記錄著習近平同志開拓擔當、執政為民的領導風范。
梁建勇:自始至終,習書記對基層都非常關心,當年他就提出減負要與增效相結合,把公務人員從一些無謂的低效勞動中解放出來,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做更多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為群眾服務的事情。在習書記的嚴格要求之下,福州的機關服務效率得到明顯提高,社會經濟發展也駛入快車道。全市的生產總值在省會城市中排名從1990年的第12位上升到1994年的第8位,進入全國先進行列。…[詳細]
梁建勇:福州市民吃菜難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在很長時間里市民對政府的意見很大。因為經常有臺風、發大水,動不動就把菜地沖走了,福州蔬菜的供應鏈說斷就斷,那真的是突然一下市民就買不到菜了。福建省本身的糧食自給率也很低,山多地少,種蔬菜就不能種糧食,所以有很大一部分要從省外調。習書記直面民生痛點,下定決心通過“菜籃子工程”解決市民吃菜難問題。…[詳細]
洪永世:作為班長,習書記非常注重團結班子成員、尊重老同志。我們一起下去調研的時候,各個縣、市匯報工作,他都認真聽,認真記錄。在作最后總結之前,他都會主動讓我先說,先讓市長和其他班子成員發表對這些問題的意見和看法。這個方式就很民主,讓大家把意見充分發表出來,而不是說他作為書記都“包場”了。…[詳細]
翁福琳:習書記來到福州以后,通過密集的、高強度的調研熟悉了福州的情況,又通過大量征求意見和積極探索,對福州發展有了系統思考,對福州未來3年、8年、20年的發展進行了科學規劃。在此之前,福州市的領導班子還未提過20年這么長遠的規劃。…[詳細]
趙守箴:我對習近平同志的印象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他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對同志非常熱情、真誠,實事求是,事情該怎樣就怎樣,絕不摻雜主觀感情。這一點非常可貴。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加深了對他的了解,形成了幾點認識。…[詳細]
方慶云:在習書記上任之初,調研工作花了他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廣泛了解各地各領域情況,悉心聽取大家意見,對福州市的了解逐漸加深。同時,他也經常加班加點完成市委的日常工作,有什么請示、匯報,我們隨時都可以找他請教。…[詳細]
王文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近平同志在講話中說:“大家不要期待我提什么口號,我也不提口號。各機關部門就按工作的正常情況干。”此外,他還對老同志們、對福州過去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并對廉政工作、老干部工作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詳細]
練知軒:習書記非常重視城市建設的科學研究和規劃,親自擔任福州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他非常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認為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還要依托自然條件。…[詳細]
林強:1991年3月10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三坊七巷”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習書記在會上有一段重要講話,我現在記憶猶新。習書記說:“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要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增輝添彩,傳給后代。”…[詳細]
高翔:習書記開會的過程,也非常講求實效。念念稿、走個過場這種事在他的會上是不存在的,他不僅以自己調查研究所看到的情況來分析問題,還要請與會者說出各自的看法,指出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如何落實解決問題等等。…[詳細]
林愛枝:每當擴版工作遇到重要關節和難題,我就及時向習書記匯報,請他定奪。習書記總是不辭辛苦,親力親為,和我一起對每一個版的特點都進行仔細分析。習書記對我說,報紙是面對讀者的,在改革開放年代,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必須以報紙本身去贏得讀者,也就是說,擴版后的報紙要最大限度減少行政發行手段,盡力適應市場,提高報紙自身質量,讓讀者愿意訂閱。…[詳細]
孫海山:習書記對民主黨派一直非常關注和關心,這從很多具體工作當中可以體現出來。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士想找習書記談看法和意見的時候,習書記都會抽出時間和他們見面,雙方開誠布公地談,談了就能解決問題。…[詳細]
陳承茂:習書記很愛讀書,雖然他工作很忙,但讀的書非常多,記憶力也很強。他博聞強記,談問題很深刻,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同一個問題看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寫的書。雖然我是經濟專業出身,但在談到經濟問題的時候,習書記的觀點總是更高一籌,而且旁征博引,把一個事情講得非常透徹。他平時閑下來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買書,當時搬家的時候最多的也是書。…[詳細]
趙汝棋: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福州5年、10年、20年的發展歷程,最輝煌的就是前面5年,還有5年后面的兩三年,都是接近20%的增長速度。開頭5年也就是習書記主政那一段時間。我這樣說,不是因為他現在當了全黨的總書記而故意贊揚他,而是因為那5年確實是福州發展最快、積累最多的時期。這是可以用數字說清楚的。福州1990年經濟增長只有8%,1991年、1992年也不高,到了1993年,經濟指標就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詳細]
林彬:正是得益于近平同志的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作風,“3820”工程的主要發展指標已經如期實現,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布局也已基本形成,而且還將對福州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想,由近平同志親自推動和領導制定的“3820”工程,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并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詳細]
林文斌:習書記在日常工作中會交代很多事情,各方面的事情都有,但即使是口頭交代的事情,也必須要有反饋。有的文件,他很快看完就簽字了,但所有經他簽過字的文件,他都會記在腦子里,件件都要有反饋。他對這方面要求非常嚴格。他曾對我說:“你跟大家講,凡是我交代的事情,要盡快辦好。如果等到我去問了,那說明這事情已經拖延了。如果有的事情無法按時落實,辦事的過程也要報告。”…[詳細]
陳倫:習書記是我在市委辦公廳任職期間服務的第五任書記。其他書記各有特點,但我總覺得習書記和別人不大一樣。他很樸實,很平易近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很獨特,我們都很尊重他。這種尊重,是受他人格魅力的感染,是對他從容、淡定、睿智的佩服。我們總覺得他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他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詳細]
戚信總:習書記很隨和,平易近人,平時話語不多,但總能使用最恰當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意思,我們接受起來就感覺非常清晰,很好理解。在習書記身邊工作這么多年,沒見過他發火、訓人,他有時輕聲說重話,就能讓我們警醒受益。習書記工作計劃性相當強。他會把大小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很細致,所以我們處理起來就很少出“故障”。即便遇到什么事情,他也不急不躁,很快就能用最妥當的方式解決。…[詳細]
黃維國:習書記對我們負責的調研工作和決策服務職能一直非常重視。他來了以后,我們政研室按照專題開展了很多調研活動,聘請了一些比較善于做研究工作的部門領導及院校同志當兼職特約調研員。習書記很注重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重大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每一次調研活動,習書記都很關心,而且積極參加,重要的會議他還親自主持,我們的重要調研成果他都認真看。…[詳細]
林璧符:習書記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就到市委政策研究室看望大家。當時我是農村科科長。我和習書記第一次見面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性格隨和,待人親切和藹,很自然地和政研室的同志們聊天。看到我的時候,他問我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齡,我一一作了回答。他說:“你比我大11歲,我得叫你老林。”上級稱我為“老林”,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詳細]
楊木澤:我剛認識習書記的時候,總覺得他跟大家想像中的“高官”不太一樣。他很樸素,說話不打官腔,平時生活和工作上也不擺譜,下去調研很少有人在旁邊給他拎包,就像一個淳樸的北方大哥一樣,讓人感覺很親切、很隨和。但他一講話,就顯出他的與眾不同:條理非常清晰,很有思想內涵,聲音很有磁性,言談話語很接地氣。…[詳細]
胡冀閩:我第一次見到習書記,是在1991年春節前,那時他到農貿市場檢查市場供應情況。那天,我作為工作人員,在市場配合他檢查工作。習書記檢查工作很仔細,不時詢問一些情況。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在視察豬肉蛋品攤點時對我們說:“咱們福州市的老百姓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都要準備一碗‘太平燕’,主要食材就是豬肉和鴨蛋。你們保證充足的供應,就是‘保太平’!”…[詳細]
宣建生:1990年,我第一次見到習書記,當時他擔任福州市委書記不久。第一次見面,他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明顯感覺到,這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市委書記。他這個人話不多,但很豪爽、很痛快,一身正氣。…[詳細]
陳向先:1989年夏天,我當時是福州市委副秘書長,參加在莆田召開的福建五地市經濟協作會議。在那次會議上,我第一次見到習近平同志。在五個地市書記當中,他是最年輕的一個,穿著簡單而樸素,一條綠軍褲,一件普通的白襯衫,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講起話來字正腔圓,很引人注意。習近平同志談問題深入淺出,很有條理,又不枯燥,讓參會的同志聽著很容易接受。我當時就感到,習近平同志是個很有水平的領導干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