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6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沖鋒號角,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為未來中國標注出前行航向。進入沖刺階段的中國,用什么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靠什么踐行發展理念、厚植發展優勢?
改革,作為一種精神氣質,是貫穿這次全會的基調,也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底色。全會明確指出,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堅持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創新的不竭源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深化改革,不只為了應對挑戰,更是為了把握機遇;不只為了短期目標,更是為了圖之長遠;不只是時代要求,更是歷史責任。
如果說“五大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認識論,那么改革就是將發展理念轉化為發展實踐的方法論。無論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無論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都需要用改革來推動、靠改革來實現。尤其是在“十三五”時期,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深刻變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堅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破除體制積弊、激發創新活力,不斷開辟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堅持深化改革,要以改革的總目標為引領。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體系。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以協調發展拓展發展空間、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完善保證基本民生的制度,“五大發展理念”的實現,都離不開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兩種優勢,既需要政府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優化公共服務,又需要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堅持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展是基礎,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子落而全盤活的關鍵環節,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其中有全球性、階段性因素的影響,但根本上是結構性問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關鍵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如果不注重轉方式調結構,只是為了短期經濟增長實行刺激政策,必然會透支未來增長。我們要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回首過去,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三步走”戰略布局前兩步的偉大勝利,關鍵在于矢志不渝地推進改革。今天,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高擎改革的火炬,堅定做改革的實干家、促進派,我們就一定能夠為民族振興續航,為國家現代化助力,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6日 03 版)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五中全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