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赟
2015年09月17日10: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人多以桃李喻學子,吟哦“盈門桃李笑春風”。但在傳統文化里,桃李還有同氣連枝之意,隱喻兄弟情深互愛互助,正所謂“桃李不分家”。
今年春上,在漢族姐姐尤良英家門前的菜地里,維吾爾族弟弟麥麥提種下數棵桃樹和李樹,感念的是10年來姐姐愛他助他的一片真情,卻在不經意間形象地寫照了“桃李不分家,維漢一家人”的“桃李故事”(相關報道見今日六版通訊《桃李東風漸次開》)。
認識不過半年,尤良英為什么就敢拿出年收入的1/3借給麥麥提?自己發明的棗樹修剪“四胞胎獨門絕技”,為何輕易就把“金針度與人”?是什么讓尤良英一家打破諸多障礙,牽起素昧平生的維吾爾族小伙一家的手脫貧致富?又是什么讓他們的“桃李故事”啟人心扉,動人心魄?
尤良英與麥麥提的故事,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很傳奇,于平常的交往中見奇崛,富有超越庸常的溫潤。一位商人在聽說尤良英的故事后,感慨地說,尤良英家菜園的桃樹李樹,藏著開啟民族大家庭幸福的密碼。尤良英與麥麥提的故事之所以平凡而動人,正在于那質樸的愛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能夠不分貧富、超越民族、穿過血脈。
孟子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之有愛,源于這樣的人心。面對麥麥提為給妻治病而開口便借1萬元,尤良英想起的是當年軍墾老阿姨將3萬元養老的錢借給自己,幫助渡過了生意難關。面對麥麥提家的“籬笆房”、孩子饑餓的哭喊聲,尤良英喚起的是曾經貧窮苦難的記憶,立誓要幫他富起來。可以說,正是這樣的良善之心,燃亮了尤良英胸中的心燈,去超越世俗的小我,義無反顧地幫助麥麥提。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樣的大愛,在尤良英如是,在麥麥提如是,在更多的人那里亦如是。脫貧致富,尤良英幫了麥麥提一家,麥麥提幫了更多的鄉親;棗樹修剪、棉花打頂等技術,尤良英教會了麥麥提一人,麥麥提教會了一村。尤良英帶動了所在的新疆兵團農一師十三團用工,麥麥提介紹了更多的維吾爾族同胞來務工,到如今整個皮山縣的富余勞動力都跟十三團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這正是愛的力量,富于感染力和傳播性,像蒲公英那樣不斷播撒生命,以向遠方。
“東風漸次開桃李”。吳登云扎根戈壁高原,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為當地群眾行醫。阿不力孜一次次沖入險境救了60多人,在他眼里不分民族都是兄弟姐妹。當有人問收養多個民族10名孤兒的阿尼帕·阿力馬洪:為什么要收養漢族孩子?阿尼帕反問:收養棄嬰,人之常情,還要分民族嗎?若把桃李比喻漢族與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根連著根、葉連著葉,彼此不分家,那么,人與人之間的質樸的愛,便是這東風,吹得桃李春華更秋實。
在天山南北,無數人已經用質樸的愛,書寫了新時代的“桃李故事”。讓這真摯的愛生長下去、播撒開來,中華民族這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就有了同氣連枝的紐帶,就有了幸福花開的土壤。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7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