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13:53 來源:新華網
西藏近年來把特色產業開發作為農牧業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開展青稞、牦牛、藏豬、羊等傳統產業項目“換代升級”,綜合效益愈發顯現。老樹逢春吐新芽,西藏傳統產業在轉型中正邁向高質量發展。
創新改革提升農牧業效益
昌都市類烏齊縣引導牧民將牦牛、草場入股,打造“種草-養畜-加工-銷售”產業模式,贏得群眾“點贊”。
“在牦牛育肥基地入股2頭牛和4畝草場,去年牦牛分紅1100元,草場一畝分紅800元,自己不用操心,還有多出來的時間打零工。”類烏齊縣賓達鄉央宗村村民西嘎說,村民把牦牛、草場入股到央宗牦牛育肥基地,可享受土地租金和利潤分紅。
昌都市類烏齊縣賓達鄉央宗村央宗牦牛育肥基地的牦牛(2020年9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央宗牦牛育肥基地年均出欄600多頭牦牛,均被送到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如今這家加工廠已生產多種商品,進入了天津、重慶、四川等地市場。
阿里地區日土縣白絨山羊產業受限于養殖經營模式落后、技術人才薄弱等因素,曾一度停滯不前。對此,河北援藏工作隊接洽多家企業,探索開展訂單養殖收購,帶動群眾增收。
日土縣熱幫鄉龍門卡村村民扎西次仁,全家養殖山羊400多只。他說:“以前羊絨賣給商販,一斤100多元。去年政府統一收購,價格更高,我家共售賣200斤羊絨,收入達3萬多元。”
據統計,在日土縣,去年企業共收購白山羊絨56.7噸,惠及2300多戶牧民,戶均增收1300元。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委副書記韓學軍說,他們計劃利用3年至5年推動日土縣健全種羊繁育、創新產品銷售體系等,實現白絨山羊產業提質增效。
傳統農牧民成產業工人
在那曲、阿里、日喀則等高寒牧區,越來越多的純牧業村跳出傳統生產方式,部分牧民已變身為產業工人。
江孜縣康卓鄉一家養羊合作社(2021年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則市定日縣克瑪鄉幫布村,牛羊成群,膘肥體壯。幫布村采取“村黨支部+牧戶+合作社+公司”運營模式,讓牛羊變資產,群眾變股東,效益明顯。35歲的村民東次仁是合作社飼養員,照看著800多只綿羊。“在這里打工每月有3000元工資,還有分紅可以領。”東次仁說。
如今,西藏越來越多村子通過成立合作社與大企業合作的模式發展養殖業,將傳統家庭散養升級為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模式。
幫布村的牛羊統一銷售到位于薩迦縣的日喀則百亞成農貿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全產業鏈畜牧業企業,已輻射帶動養殖合作社783個,勞動力轉移4萬人,吸納220名群眾長期就業。
34歲的朗加是薩迦縣扯休鄉扯休村村民,也是日喀則百亞成農貿有限公司的員工。他說:“我們村有20多人在這里上班,每月工資5000多元,再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在家門口上班,既穩定又能照顧農田。”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群眾在蔬菜花卉產業園內勞作(2021年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多方支持完善產業體系
日喀則被譽為“西藏糧倉”,青稞年產量占全區比重近50%。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青稞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品的附加值不高。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日喀則市中心支行組織銀行機構推出以“青稞貸”為代表的特色信貸產品,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累計向1244家企業和農戶發放貸款2.39億元,支持青稞產業發展。
“以前是青稞加工小作坊,后來想提升品質、擴大規模,我從農行江孜縣支行共貸款1850多萬元。”江孜縣一家青稞企業負責人小索頓利用貸款,把小加工坊發展成知名青稞食品公司。
日喀則市一家青稞生產企業員工在分裝青稞產品(2020年3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8月4日,國家糧食產業(青稞深加工)技術創新分中心在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將建立國家糧食產業(青稞深加工)技術創新中心數據庫。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所長扎洛表示,在封建農奴制時代脆弱的自然經濟基礎上,西藏跨越一道又一道發展鴻溝,經濟快速增長,逐步建立了現代經濟體系,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這使西藏區域發展更加均衡且可持續。(劉洪明、格桑邊覺、李鍵)
相關專題 |
·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