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習近平在浙江》
分享

“習書記在浙江的領導實踐具有鮮明特點”

——習近平在浙江(二十八)

2021年04月07日10:53    來源:學習時報

采訪對象:郭占恒,1954年9月生,北京通州人。1994年9月到浙江省委政研室工作,曾任省委政研室綜合處處長,2004年3月任副主任。2014年11月退休。

采 訪 組:邱然 黃珊 陳思

采訪日期:2017年9月28日,2018年3月29日

采訪地點:杭州市大華飯店

采訪組:郭占恒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您一直都在省委政研室工作,親歷了不少重要文稿的起草和重大政策的出臺。您跟他有不少工作接觸,請您談談他的工作特點。

郭占恒:我1994年9月由部隊轉業到浙江省委政研室工作,在那里工作了20余年,先后服務過5任省委主要領導。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我先是省委政研室綜合處處長,2004年3月當副主任。退休以來,主要是學習、研究、宣傳習書記在浙江的思想成果和實踐經驗。

習書記在浙江的領導實踐是方方面面的,具有全面性、開創性、引領性,對浙江的發展具有全面、深刻和長遠的影響。我把習書記在浙江的領導工作特點概括為“四句話”:一是戰略謀劃的全面性;二是調查研究的深入性;三是狠抓落實的持久性;四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方向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與他在浙江的思想和實踐既是一脈相承的,又是創新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習書記在浙江工作的思想和實踐,是我們深入理解和把握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一把鑰匙。

采訪組:請您談談習近平同志戰略謀劃的全面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郭占恒:習書記經常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就是要求做工作要有全局和長遠的眼光。

具體來說,就是在思考的范圍上,他具有大綜合、大整合的理念,不是就經濟談經濟,也不是就政治談政治,而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等多個方面、多個維度綜合考慮。在思考的格局上,他具有大布局、大空間的視野,從世情、國情、省情等多個層面分析判斷浙江的發展,把浙江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格局中進行戰略謀劃。在思考的廣度上,他具有大跨度、大時間的歷史觀,善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把握問題貫穿過去、現在和未來,看清我們過去的發展歷史,摸清我們現在處于什么樣的階段,指明我們未來往哪里走。

在這種全面辯證的思維框架下處理具體問題時,習書記還要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分析這個領域過去取得哪些成績,現在遇到哪些問題,未來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等,然后再加以通盤考慮,提出新的舉措。

2003年7月,習書記提出的“八八戰略”,是浙江發展的總綱,是浙江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但“八八戰略”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來自對國際國內宏觀背景與浙江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變化的分析和把握,來自對中央精神的貫徹和對老百姓訴求的回應,既是對浙江發展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對未來浙江發展思路的創新,既體現了工作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又體現了工作的開拓性和創造性,蘊含了大綜合的內容、大格局的規劃、大時空的謀略,充分展示了習書記戰略謀劃的全面性和長遠性。

“八八戰略”著眼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實現城鄉統籌、區域協調、加大生態建設、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的工作要求,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人口、資源、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體現了統籌兼顧和協調發展的要求。如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和文化大省,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提出把城市和農村的發展作為整體來統一規劃,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同時,努力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在統籌區域發展方面,提出把推動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發展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求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要聯動發展。在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在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方面,提出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地區合作與交流,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帶動更高層次的發展。

“八八戰略”是習書記為推進浙江新發展繪制的宏偉藍圖,從外部看是一盤大棋局,渾然天成,全面周密;從內部看是縱橫經緯,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充分體現了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和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相統一,在整體推進中抓重點突破,在重點突破中實現整體推進的唯物辯證法。一方面,“八八戰略”是一個整體,內容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另一方面,“八八戰略”每一個又包含一系列重點工作,如經濟領域的重點,包括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合作與交流,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等;政治領域的重點是加強法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文化領域的重點是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社會領域的重點是加強信用建設、機關效能建設、平安浙江建設;生態領域的重點是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實行“811”環境污染整治和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指9大重點領域,9個一批抓手和100個重點項目)。其實,深入研讀不難看出,“八八戰略”的每一戰略也都體現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統一。

從“八八戰略”的架構和布局來看,習書記既具有全局眼光和戰略思維,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注重改革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又能夠抓住事物的關鍵點和緊要之處,注重牽住“牛鼻子”,善于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推動全局。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在調查研究方面的深入性體現在哪里呢?

郭占恒:習書記非常注重調查研究。可以說,“八八戰略”的提出和落實,每一步都離不開調查研究。

2002年10月,習書記一到浙江工作,就馬上深入各市區縣的機關、企業、農村、海島、社區等,開展調查研究。他一邊看,一邊聽,一邊想,一邊談,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把浙江發展的優勢和短板都摸清楚了,逐漸形成新的發展思路和舉措。2003年上半年,習書記在幾次會議上談了浙江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推進一些新的舉措,形成“八八戰略”的最初思想。2003年7月10日,經過長達9個多月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習書記在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進一步發揮“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的系統思考,標志著“八八戰略”正式形成。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回浙江視察工作時還回憶起“八八戰略”的形成過程,他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時,省委就提出了‘八八戰略’。這不是拍腦瓜的產物,而是經過大量調查研究提出來的發展戰略,聚焦如何發揮優勢、如何補齊短板這兩個關鍵問題。不要口號化,口號化最終就是泡沫化。要抓實實在在的、有針對性的工作。”我作為當時省委全會報告起草組的一名成員,清晰記得習書記對“八八戰略”是如何一條一條講述和要求的。就是說,“八八戰略”不是秘書班子寫出來的,不是口號化的產物,而是習書記在大量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的實實在在的發展戰略。

習書記不僅躬身調研、率先垂范,而且十分重視調查研究的制度建設。他指示我們省委政研室研究起草關于推進調查研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的意見,經省委審定后,于2003年2月26日以“兩辦”名義印發,明確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的必要程序,提出了領導干部帶頭開展調查研究、改進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等具體要求,還提出領導干部每年要拿出兩三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研究、重大問題不經過調查研究不能上會決策、領導干部要建立調研聯系點,等等。2003年2月25日,習書記在《浙江日報》頭版“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他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年都親自主持1—2個重點調研課題,在面上調研的基礎上,還要到聯系點蹲點調研,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決策。

習書記搞調查研究,是一種工作常態,有空安排充分時間調研,沒空擠出時間調研,有時陪同中央領導視察和召開工作現場會也順便進行調研。習書記調研善于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抓點促面;調研中十分投入,十分深入,做到撲下身子,人到心到;經常到邊遠山區海島、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去調研。同時,要求調研輕車簡從,不搞層層陪同,習書記與隨行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都是乘一輛車。

印象最深的是,當年隨同習書記到溫州調研,他常常深入到文成、泰順、蒼南等邊遠山區。大家知道,改革開放以后,溫州沿海地區民營企業異軍突起,老板比較多,城區發展比較快,給人感覺溫州很發達、很有錢。實際上,溫州的文成、泰順、蒼南等地,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發展還比較落后,過去還是國家和省級貧困縣。習書記去溫州調研不是簡單地看看城區,看看發展好的地方,而是深入到溫州比較貧窮落后的地方。當年習書記進了山區,看到一些村落,雖說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也看到許多破舊的房子,村里的基礎設施非常差,路都是些土路、石子路、石板路,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凈剩下一些老年人,可謂“人走村空”,使人感覺這些地方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情景。由此使我們得出一個基本判斷,當時浙江可能最發達的地方在溫州,最不發達的地方也在溫州,沿海和內地發展還很不平衡,城市和農村發展還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后來,習書記就提出,浙江要念好“山海經”,實施“山海協作工程”,推動沿海發達地區結對幫扶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習書記還經常進行蹲點調研,集中一段時間沉下去,把情況摸清楚、摸透徹,然后再制定出臺相應的政策舉措。我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3月23日到26日,陽春三月,乍暖還寒,隨同習書記到嘉興進行蹲點調研。如今10多年過去了,當時許多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第一個場景是,習書記乘坐嘉興火車站至鳳橋鎮三星村的101路公交車,以普通乘客的身份與群眾進行交流。有乘客反映余新鎮前乍嘉蘇高速公路接口處人來車往,希望安裝交通紅綠燈,習書記當即要求有關部門采取措施,方便群眾,保障群眾的出行安全。還有人告訴習書記,嘉興全市已開通36條城鄉公交線路,通達30個鄉鎮、238個行政村,他高興地說:“好啊!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個系統工程,要整合資源,完善布局。”當時我就感到,習書記調研不是只聽匯報,他要親自去看,他要坐著公交車去親自體驗,親自感受公交車“村村通”是否真正方便農民出行,是否真正方便農民進城辦事,對城鄉居民的互動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他在車上談到,農村通了公交車,車票便宜,乘坐便利,就會方便農民進城辦事,方便農民購物、就醫、賣農產品,也會增進城鄉之間的交流。我當時就想,習書記真是特別能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

第二個場景是,習書記到田間地頭跟農民拉家常,自然樸實,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當時我們去了秀洲區殷秀村,那里耕地比較肥沃,但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習書記和農民聊天,他問村民種子多少錢、化肥多少錢、農藥多少錢,和農民一筆一筆算賬。最后算出的結果是,除掉種子、化肥、農藥的成本,打出來的糧食都賣掉,一畝地一年下來也就賺個兩三百塊錢,而且還不算工錢。當地農民都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如果只靠種糧食,一年也就收入一兩千元。習書記說,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再精耕細作也產生不了規模效應,農民也不會致富,也沒有積極性。他鼓勵和支持農民進行土地流轉,把農民原來的承包地經營權進行轉讓,使承包地向種田大戶、種田能手集中,促進土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這樣的話,農民就可以有三份收入:一份是土地流轉的收入,一份是在流轉地里勞動的工資收入,一份是集體股份的利潤分紅。這樣算下來,農民的收入要比一家一戶經營的收入多很多。

第三個場景是,習書記到農村社區衛生室調研,一方面是檢查村里的衛生情況,一方面是看看農民就醫看病情況。我記得當時去了一個農村衛生室,那個衛生室周邊環境非常干凈,農民普遍講究衛生。衛生室里面也很寬敞,還有一位看樣子有40多歲的女醫生,她帶著我們看大廳里的藥架子,大概有三四排,上面擺著常用藥,什么發燒、感冒、痢疾等普通的疾病都可以治療,也可以進行簡單的換藥、打針、輸液。習書記在里面都轉了,還詳細詢問了農民就醫看病方便不方便、貴不貴。這個場景當時給我的印象是,習書記非常關心農民的衛生和健康,非常關注農村的基本醫療設施建設。

4天的專題蹲點調研,習書記足跡遍及全市38個調研點,還主持召開了全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座談會。調研之后,習書記指導嘉興制定推進城鄉六個一體化的規劃和舉措,即城鄉空間布局、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城鄉社會發展、城鄉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一體化。隨后,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浙江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綱要》,率先把統籌城鄉納入城市化發展軌道。后來,習書記又把嘉善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系點。他先后4次到嘉善調研視察,12次對嘉善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嘉善在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融入長三角方面邁出新步伐,在推動城鄉一體化上創造新經驗,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成效。后來,中財辦還專門總結和推廣了嘉興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經驗。

總之,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熟悉浙江的一草一木和風土人情,在調研中親近了群眾,熟悉了基層,找到了良策,為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榜樣。后來習書記多次強調,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采訪組:您提到習近平同志領導工作的第三個特點是狠抓落實的持久性,請您展開講講。

郭占恒:習書記最鮮明的風格就是說到做到,狠抓落實。他經常講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善作善成,善始善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古今興盛皆在于實,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他要求凡屬重大決策必須要把任務分解到單位和責任人,由督查室進行督查,最后進行考核。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對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拖拖拉拉,甚至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

我體會,習書記抓工作落實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對已經全面展開的,要出成果、見實效;對尚未全面展開的,要抓緊規劃、作出部署;對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加以解決。

二是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明確主攻方向,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問題,以點上的突破帶動面上的發展。

三是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虛心學習外省(區、市)的先進經驗,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的有益成果,切實把創新的熱情和求實的精神結合起來,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四是要求廣大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腳踏實地工作。千萬不能好大喜功,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標,鋪攤子,留下一堆“胡子工程”;千萬不能急功近利,只求本屆有“政績”,不給后人留財富。

有一件事情我記憶猶新。2003年8月初,即省委召開十一屆四次全會并提出“八八戰略”之后,我隨同習書記到麗水去調研,推動省委全會精神的落實。那次調研了三四天,走訪了一些企業和農村社區,之后有一個座談會。事先,我們同麗水方面做了一些銜接,為習書記準備了一個講話提綱。習書記在聽取市委書記和各縣縣委書記的匯報后,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講話中,習書記還講了“四個必須”,就是:對省委部署的“八八戰略”,必須思想高度重視,必須擺上重要位置,必須結合實際貫徹,必須狠抓工作落實。這讓我有點意外,因為講話提綱里沒有“四個必須”的內容。習書記這樣講,是有所指、有針對性的,因為當時從市領導到縣領導在匯報工作中都沒有提到貫徹落實“八八戰略”。習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貫徹落實“八八戰略”要“四個必須”,既是對麗水講的,也是對全省講的。隨后這“四個必須”,馬上在習書記調研的新聞通稿中發了出去,對全省影響很大。

緊接著,2004年2月26日,習書記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短論《抓而不實,等于白抓》,突出談到落實“八八戰略”,“全省上下必須思想高度重視,必須擺上重要位置,必須結合實際貫徹,必須狠抓工作落實。對‘八八戰略’作出的總體規劃和提出的各項任務,要一步一步地展開,一項一項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實,一年一年地見效。”這“四個必須”和“四個一”,足以說明習書記抓“八八戰略”落實的嚴肅性和堅定性。由此之后,省委省政府凡領導的重要講話,起草制定的重要文件,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都一定強調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使“八八戰略”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入心、入腦,見行動。

可以說,習書記在浙江的工作,主線就是圍繞“八八戰略”展開的。比如,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平安浙江”建設工作;2004年10月,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工作;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加快文化大省建設工作;2006年4月,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法治浙江”建設工作;2006年11月,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和諧社會建設工作等。同時,省委還專題召開了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自主創新大會、全省城市工作會議,以及專題調研推動為民辦實事、統籌城鄉發展、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山海協作工程、811環境整治工程等,制定出臺配套政策舉措,推動“八八戰略”一個一個落實。

習書記多次講,“八八戰略”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一定要做實做細。他還強調,各地的經濟基礎、地理條件、區位優勢和環境特點等不盡相同,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必須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可以是“五五戰略”,也可以是“六六戰略”,總之要從實際出發抓好深化細化工作。也就是說,貫徹落實“八八戰略”不要局限于“八”,而是要領會精神實質。正因為如此,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中專門談到,“八八戰略”同“四個全面”在精神上是契合的。我理解,這實際上是說,習書記在浙江期間的工作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工作,其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習書記狠抓落實、真抓實干的工作特點是他的本色,是始終如一的。我覺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披荊斬棘,力挽狂瀾,激濁揚清,正本清源,重塑政治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環境生態,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領導黨和國家走上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這樣的成績都是一項一項抓落實干出來的。從“八項規定”,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再到“五大發展理念”等一系列決策部署,都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親自抓、親自管;都要求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都要求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堅持不懈抓下去;都要求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都要求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在給領導干部宣講《“八八戰略”與浙江發展》時常說,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各項規定,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以為是一陣風,更不要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一套,因為習書記抓落實具有堅韌性和持久性的特點,只會越來越緊,不會半途而廢。

采訪組:那就請您談談習近平同志是如何體現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

郭占恒: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要求廣大干部樹立樸實的群眾觀,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最常說的話是,心無百姓莫為“官”;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為民辦實事旨在為民、重在辦事、成在務實;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好事實事,讓群眾看到實效、得到實惠;凡是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把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

習書記不僅這么說,而且十分重視為民辦實事的制度建設。2004年10月,在習書記推動下,我參加起草,由省委省政府專門下發《關于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通過民情反映機制、民主決策機制、責任落實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督查考評機制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尊重民意、科學決策,實事實辦、注重實效,保證為民辦實事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要求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政府每年辦10件實事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涉及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城鄉住房、生態環境、扶貧開發、科教文化、權益保障、社會穩定諸方面,每一條都關系著普通群眾的切身利益,每一項都有明確的量化目標。這一制度至今已堅持了13年,解決了一大批關系民生的實際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健康與小康、衛生與強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等重大民本民生問題,一直是習書記優先考慮的戰略問題。他率先提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的理念,把人民幸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衛生強省的建設提高到頂層設計的高度上,并進行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這些,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方向性的生動體現。

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為解決農民“有錢看病”、“有人治病”、“有人管事”的問題,從多方面狠抓農村衛生工作,推動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求政府在每個鄉鎮至少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衛生院。2005年8月底,召開全省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會后,相關政策逐漸落實到位,政府還撥出專款每2年為農民提供1次免費體檢,成為有史以來浙江各級政府最大的一次健康投入,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民的醫療衛生條件。

讓人感動的是,習書記全面考慮農民工的健康,要求保障農民健康不僅在農村,在城里同樣要保障農民的健康。2004年8月6日,習書記在考察西湖文化廣場建設工地、慰問農民工時指出,各地、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愛和善待廣大農民工,積極為廣大農民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創造必要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努力為他們解決家庭居所、子女入學、個人婚戀等實際問題。同時,要合理調整作息時間,盡量避開高溫時段高強度作業,確保農民工身體健康。同時,也要教育和引導農民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個人防暑降溫和保健能力,注意勞逸結合,吃好、休息好,注意身體健康。

二是實施公共衛生建設工程,把公共衛生建設提到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高度,把建設全覆蓋、高效率、現代化的公共衛生體系作為努力方向,把重大疾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納入“平安浙江”建設重要內容,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防疫大堤”。

2003年12月19日,習書記在省衛生廳調研時指出,要強化包括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在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要重點抓好各種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的防治工作,繼續抓好“非典”的防控,加大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乙肝、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的工作力度,避免血吸蟲等地方病的死灰復燃;要大力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等危害群眾健康的事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手軟。

三是實施“強院”工程,做精做強一批現代醫療機構。習書記提出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送醫院、健康進家庭”的醫療保障體系,使居民病有所醫,住得起院,吃得起藥。他認為,醫院強院建設,不僅要發展提高城市大醫院建設水平,更要注重雪中送炭,重點解決基層衛生院甚至農村衛生室的配置問題。他高度重視鄉鎮衛生院建設,一再強調“每個鄉鎮要保留一所公立衛生院、每個村至少有一個衛生室”,多次到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檢查指導,還切實強化領導責任,把這項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四是關注心理健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培養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方面,習書記多次發表文章論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還發表講話指導健康工作。

2004年7月19日,他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署名文章《成才必須先學做人》指出,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孩子要成才,必須先學做人。人而無德,行之不遠。習書記這么關注少年兒童的道德教育,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義,足見他對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視。

2005年8月4日,習書記在全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心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掌握心理調節的有效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習書記抓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指導工作,針對性強,有的放矢。

2005年9月23日在省委常委會聽取浙江大學工作匯報時,習書記指出,要把“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作為根本問題。要使培養的人“合格”、“可靠”,總的標準是“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具體包括:既要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養;既要培育科學精神,又要培育人文情懷;既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創新能力,又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既要有一方面或多方面“專”的要求,又要有復合的、交叉的“全”的素養;既要懂得怎么做事,又要懂得怎么做人,等等。

五是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習書記曾講過,生活奔小康,身體要健康,這是人民群眾對體育的期盼和追求。我們要把提高群眾健康水平作為全部體育事業的根本出發點,把全民健康作為基礎工程,把發展群眾體育作為整個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習書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及體育部門要動員全省人民來關心體育、參與體育,大力實施小康健身工程,積極為城鄉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提供便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引導人民群眾追求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從2005年開始,在習書記指導下,浙江在全國首創性地啟動省級“體育強縣”創建工作,為此省本級投入3億元資金,帶動各級財政的資金超過30億元,率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有力改善了城鄉體育面貌。從完善群眾體育著手,在以山、川、湖、海體育為依托基礎上,分層次舉辦民企運動會、上市公司運動會、公務員體能大賽、新辦體育社團運動會、海洋運動會等。繼續開展區域聯動活動,從浙東、浙中、浙西、浙北四個片區輻射至90個縣(市、區)及周邊省(市),使群體活動變“一陣子”為“一輩子”。開展體育強市創建,與體育強縣、強鎮創建和體育強省建設相配套,體現整體系統推進。

總之,習書記對群眾的衣食住行、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都十分關心,對群眾各方面的呼聲都積極回應,要求有關部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地加以解決。

采訪組:您剛才展開講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間領導工作的特點,對我們很有啟發。請您簡要談談他關于生態省建設的思想。

郭占恒:生態省建設是“八八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家知道,習書記在浙江安吉余村提出了著名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還提出了一系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思想、新要求。他用生動鮮活的語言提出“環境保護要靠自覺行為”“既要GDP,又要綠色GDP”“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雙贏”“讓生態文化在全社會扎根”“生態省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他還教育大家,要“自覺注意環境衛生、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你善待環境,環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環境,環境總有一天會翻臉,會毫不留情地報復你。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年都要主持召開全省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講述他的新思想和新要求。如2005年3月1日,習書記在全省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們必須通過生態省建設,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通過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以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否則將遭到自然界的報復。以人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在發展過程中摧毀人自身生存的環境。他當時還說了引人深思的幾個反問句:“如果人口資源環境出現了嚴重的偏差,還有誰能夠安居樂業?和諧社會又從何談起?人都難以生存了,其他方面的成績還有什么意義?”

圍繞建設生態省,習書記領導全省集中而持久地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行動。2003年6月,在習書記指導下,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農村居民最關心的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入手,用5年時間,對全省10000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行政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同時,還實施了“萬里清水河道”工程、“萬里綠色通道”工程、“鄉村康莊”工程、“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等工程項目。習書記要求把這些工程有機結合起來,多措并舉,整體推進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隨著這些工程的實施,當時全省各地很快涌現出一批示范村,如安吉余村、高家堂村、臨安白沙村等。這些村將環境整治、古村落保護與旅游業開發相結合,農家樂、觀光休閑農業等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正如習書記說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作為一項“生態工程”,是推動生態省建設的有效載體,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

2004年10月,全省啟動了“811”環境整治行動,就是以八大水系和11個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為重點的環境污染整治行動,主要是通過對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企業的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這項行動讓群眾有一個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保證群眾能夠喝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經過3年集中整治,到2007年,全省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趨勢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在全國率先全面建成縣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率先建成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促使環境污染防治能力明顯增強,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10余年來,在習書記提出的“兩山論”指引下,浙江持之以恒地推進美麗浙江建設,實施轉型升級組合拳,使浙江的山變綠了,水變清了,天變藍了,空氣變清新了,全省正在成為一個大景區、大花園。我最近有感而發為一位畫家朋友的山水畫《綠水青山圖》寫了兩句話:“綠水青山澤萬代,詩意江南寫華章。”這實際上是講,習書記提出的“兩山論”,將惠及子孫萬代。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的領導實踐對浙江的發展有哪些意義?

郭占恒:我前面講過,習書記在浙江的領導實踐是方方面面的,具有全面性、開創性、引領性,對浙江的發展具有全面、深刻和長遠的影響。這個影響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的精神傳承。記得習書記講過,現代化建設好比馬拉松接力賽,需要領導干部一任接一任地帶領群眾跑下去,而每一任領導干部接過的只不過是漫長的接力賽中的短暫一棒而已。所以,領導干部上任伊始,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培養“接力意識”,既要善于“瞻前”,也要注意“顧后”,團結帶領本地本部門的干部群眾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奮力奔跑。習書記是這么做的,他的后任者也都是這么做的。

二是引領浙江較早走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道路。由于歷史的多方面原因,浙江最初形成的是民營經濟、塊狀經濟、專業市場、縣域經濟、小城鎮經濟等快速崛起的經濟優勢,而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建設還比較滯后,即使經濟方面也存在諸如“小、低、散”等先天不足。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的“八八戰略”,既注重以“騰籠換鳥”的思路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新飛躍,又注重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文化大省、生態省等建設,實際上是把浙江引領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軌道,形成了浙江全面發展的新優勢,打造了中國發展的浙江樣本。

正是在習書記“八八戰略”思想的指引下,浙江這15年來,統籌抓好法治浙江、文化強省、平安浙江、美麗浙江和黨的建設,全力打好以“五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項工作)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下大氣力補齊科技創新、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改革落地等 “六塊短板”,扎實推進“兩富”、“兩美”浙江建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重大進展。正如2017年3月19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刊登的文章《浙江實體經濟正質變》所說,“低小散轉向高精尖,高質量取代高增速”。用我的話說,就是浙江正由過去生產鞋子、襪子、礦泉水,向生產汽車、飛機、機器人提升;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提升;由無牌貼牌向優質名牌提升;由傳統經濟向新經濟提升。我相信,大家以后對浙江產品的認識也會有新的提升。

我們從一組數據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八八戰略”給浙江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2003年到2016年,浙江地區生產總值從9170億元增加到46485億元,增長了4倍多;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19798元增加到83538元,增長了3.2倍多;地方財政收入從707億元增加到5302億元,增長了6.4倍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180元增加到47237元,增長了2.5倍多;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5431元增加到22866元,增長了3.2倍多;全面消除了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貧困現象,摘除了26個欠發達縣帽子,實現了不把貧困帶入“十三五”的目標,人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是培養帶出一支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干部隊伍。毛主席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習書記在《之江新語》中要求干部要“敢于負責、善于負責”,他說,支持、保護、重用敢抓敢干、敢于負責、善于負責的領導干部;批評、教育、處理不敢負責、不愿負責甚至失職瀆職的干部,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和做法。從我接觸的體會是,習書記對領導干部既知人善任、大膽使用,又嚴格要求、嚴格管理,進而培養帶出一大批有信仰、有定力、有能力,敢擔當、敢負責、能干事的干部。這些干部經過考驗,有的先后走上省內外更高的領導崗位,擔當起更重的責任,為黨、國家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四是突出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堅持加強和改進黨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我認為,這一條帶有根本性。習書記黨性意識特別強,自覺參加支部生活會,凡重大決策都要上省委常委會討論,每次省里的重要會議講話,他都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強調這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根本保證。

特別是習書記在健全地方黨委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實踐。他曾形象地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概括為“一個核心、三個黨組、幾個口子”的領導體制,即省委是領導核心,人大、政府、政協是黨組領導,各級政府部門是黨委領導。這樣,就打破了過去通常講的“四套班子”平行的認識誤區。在習書記領導下,省委常委會每年都要聽取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的工作匯報,聽取省法院、省檢察院的工作匯報,研究部署涉及方方面面的重大工作。同時,習書記還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重視各人民團體黨建工作,重視民營企業黨建工作,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增強了黨領導核心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習書記黨建思想影響下,這十幾年來,省委一直更加自覺地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先進性建設和黨的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先后制定《關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縣(市、區)機關黨建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的決定》等,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采訪組:您從習近平同志的領導工作實踐中獲得哪些啟示?

郭占恒:作為曾經在習書記身邊工作的人員,近距離接觸,近水樓臺,學到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許多在其他地方學不到的東西,學到許多在以往的工作中學不到的東西。我經常講,在省委政研室為習書記服務的幾年,是我人生中工作壓力最大、最辛苦,也是收獲最大、最快樂的幾年。從習書記身上學到的東西,終身受用。大致有這么幾點。

一是認真敬業,夙夜在公。我講兩件小事吧。一件事情是,2006年3月,我們準備習書記在全省自主創新大會上的講話,所有的文稿起草程序都走完了,臨近開會時習書記還在認真地審閱修改,尤其是總體要求和創新型省份建設的目標和具體指標,他又做了幾處重要修改。這充分說明習書記對工作非常認真,精益求精。還有一件事情是,2005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們把習書記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送上時已經是晚上了,習書記連夜進行了認真修改,記得其中有一句“堅持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他改為“堅持在‘好’的基礎上推動‘快’發展”,這樣一改,意境、要求就完全不一樣了。習書記改好后,我們趕緊把稿子送到印刷廠。送完稿子,我們給車隊打電話要車回家,并預約明早的上班車,車隊值班員說:“郭主任,現在已經是明天了!”哦,原來我們忙了一夜,習書記也忙了一夜。但我們是偶爾加班,而習書記是一種工作常態,這使我真正理解了“認真敬業、夙夜在公”這句話的涵義。

二是愛憎分明,清正廉潔。習書記一身正氣,敢作敢為,對不良現象橫眉冷對,對好人好事稱贊有加。舉幾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吧。2006年,習書記得知永嘉縣山區一個小村莊的黨支部書記鄭九萬生病時,村民們肩扛手抬把他送下山并湊足了手術費得到救治的事跡,非常感動,多次關心鄭九萬的身體,號召向他學習。他還在《之江新語》連發兩篇文章,贊揚“鄭九萬所做的一切都體現在了村民的回報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桿秤稱出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分量”。要求學習鄭九萬“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為民情懷。而對腐敗分子,習書記是深惡痛絕。2003年4月20日,浙江省原建設廳副廳長楊秀珠出逃,習書記當即批示:“省紀委牽頭協調該案辦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具體負責緝捕楊秀珠和楊秀珠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辦案部門定期報告進展情況。”此后,習書記多次聽取楊秀珠案的查辦進展情況,親自召開會議研究,要求緝拿楊秀珠歸案,并在許多會議上作為反面教材警示和教育全省干部。習書記還對不良現象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有一次召開省委讀書會,會前一家公司給與會代表發了一部手機和一些充值卡,習書記得知,臉色一沉,立即要求全部收回、退回,并進行了嚴肅批評。這些,都對我教育很大。

三是知識淵博,幽默風趣。在為習書記服務的過程中,我感覺習書記知識十分淵博,興趣十分廣泛,可以說他什么都懂,底蘊十分深厚,而且睿智深邃,幽默風趣,很接地氣。那時我還不知道,習書記從小酷愛讀書,他到梁家河插隊時就帶了兩箱子書,勞動一天,別人都睡了,他還點著煤油燈苦讀。這是從你們中央黨校出版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讀到的。后來又看到他寫的《憶大山》《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等散文和詩詞,才明白我當時的感覺是對的。我們在隨同習書記調研路上或調研途中休息時,最喜歡聽習書記講故事。有一次,他在金華調研,講到1959年8月毛主席視察金華時說的一個故事:永康有個方巖,方巖有個胡公大帝,胡公大帝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則,是北宋的一個清官,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紀念他,所以香火長盛不衰。我們共產黨的干部也應該多做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后來,習書記多次要求各級領導要“守土有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還有一次調研,正好是秋天,他在路上看到江南的稻谷收割時,不禁詠出毛主席的詩詞:“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他還喜歡和大家聊天,風趣幽默,既讓人忍俊不禁,又引人思考。在一次調研的途中,大家對隨同調研的省農辦副主任顧益康說,不要總以普通老農民自居,要代表全省農民,習書記聽了也笑了起來,說“任命”顧益康為“省級農民”。這個稱號生動有趣,充分表達了對顧益康的鼓勵和認可。從此,顧益康“省級農民”的稱號就傳開了。習書記還給我們講他自己的故事,他說自己有點胖,主要是因為從小餓怕了,每次吃飯都不忍浪費,把剩下的湯湯水水都吃了,吃著吃著就吃胖了。這實際上是教育我們不要浪費,不要忘本。每一個聽過習書記講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就是習書記脫稿講話特別精彩。比如說,他用“兩只手”講深化改革,用“兩只鳥”講結構調整,用“兩座山”講生態環境,用“兩種人”講“三農”問題等等,生動鮮活,富有哲理。所以我常說,我們永遠也寫不出習書記的水平。當然,這也是激發我至今不斷學習、勤于思考的動力。

四是總結經驗,運用規律。我注意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總結經驗,完善思路,突出重點,運用規律。其實,他在浙江就是這么說、這么做的。我講幾個親身經歷的事例。第一個是總結提煉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習書記非常重視文化對浙江發展的支撐和推動作用,認為“‘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2005年,他組織力量,在原來總結提煉“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于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基礎上,根據實踐發展,進一步總結提煉“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的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并在2006年2月5日的《浙江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以此激勵全省人民“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第二個是總結推廣“義烏經驗”。習書記多次到義烏調研,感嘆義烏發展簡直是“莫名其妙”的發展、“無中生有”的發展、“點石成金”的發展,提出要好好總結推廣“義烏經驗”。2006年4月30日,省委省政府聯合下發《關于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的通知》。與此同時,習書記還專門派出調查組研究進一步推動義烏發展的政策。很快,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開展擴大義烏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進一步探索縣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有益經驗,促進縣域經濟社會更好發展。第三個是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全面系統地總結浙江經驗。對此,中國社科院高度重視,組織數十位專家,歷時一年半,我和有關同志還兩次到中國社科院與專家交流,最后完成6卷本、140余萬字的《浙江經驗與中國發展》。專家們認為,研究浙江經驗很有意義,因為一定意義上說,浙江發展的今天就是中國發展的明天。2007年1月19日,成果首發式和研討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習書記接見與會專家學者并肯定說:“這一次的課題調研活動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在浙江進行的最具理論權威、規模最大、最為系統的一次對浙江精神的全面總結,也為我們今后開展理論總結、進行各項經驗調研提供了一些經驗。”此外,習書記還主持了《十六大以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實踐》和《科學發展觀在浙江的實踐》等重大課題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從以上幾個事例可以看出,習書記非常善于總結以往的經驗,并從中發現、把握和運用規律,指導和提升今后的工作。

五是走群眾路線,為群眾辦事。在習書記的心目中,最大的天地是老百姓。過去我們雖說也常講“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但在具體事情上,有時候就把老百姓給忘了。習書記來浙江工作,是帶著初心來的。這個初心,就是為了浙江人民。在我的印象中,習書記給浙江干部帶來的最大啟示,是理念的變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印象深刻的有這么幾個事情:一個是如何為民辦事。他常講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他要求省委省政府抓緊制定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把為老百姓辦實事從制度上加以保證。再一個是如何對待群眾上訪。他說做群眾工作要重心下移,為了讓群眾不上訪,領導干部就要多下訪,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他還親自到衢州衢江區接待群眾來訪。習書記有個“跟著群眾跳火坑”的理論,他說:“我們的方針再正確,如果不被群眾理解,也難以貫徹施行。如果群眾不聽,你就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你也跟著跳下去。群眾覺悟了,從火坑里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走。”還有一個是如何對待臺風。浙江每年都會遇到幾次臺風,過去我們講人定勝天,對臺風立足于“抗”,往往造成更大的損失。習書記來了之后強調立足于“防”,由抗臺救災改為防臺救災,提出“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失守萬一”,并且親自坐鎮指揮。2006年第8號超強臺風“桑美”重創溫州,他先后3次前去視察指導。年底那次,我隨同去了受災最重的金鄉鎮,習書記穿著雨靴,踏著積水,走村訪戶,調研災后重建工作,提出“一定可以讓更多的受災戶在春節前喬遷新居”。當然,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我體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族人民這樣真心擁戴習近平總書記,是因為他與人民群眾心連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也是對我最大的啟示。

(責編:吳楠、薄晨棣)
相關專題
· 《習近平在浙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