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2020年12月28日10:39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當工人就要認認真真學到一門技術,只有高超的技能才能得到尊重。”今年47歲的董鵬,是中國船舶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能專家。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將自己的座右銘深刻地熔鑄到工作當中,二十九年如一日堅守在車工崗位,“大國工匠”名副其實。
“鑄國防利劍,需要精品。”奮戰在我國水中兵器科研生產第一線,董鵬深知自己承擔的加工任務容不得半絲誤差,對每一道工序精心雕琢,讓每一個產品精益求精,經他手加工的產品個個稱得上是“藝術品”。
練就絕招,用匠人之心造國之重器
從磨好一把刀、干好一件活開始,董鵬在車床上完成只有磨床才能達到的產品精度,將普通車工的加工技能發揮到極限。
在某型號產品發動機關鍵零件加工時,材料為國內新研制的復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強度、脆性大、易崩渣的特性,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極高。傳統刀具和加工方法容易造成工件棱邊崩渣,而新型刀具昂貴且面臨國外技術封鎖,一時間成為軍品生產的瓶頸。關鍵時刻,董鵬挑起重擔,改進加工方法,創造了“保持刀具鋒利、兩邊倒大角、高速吃大刀”的先進操作方法,實現了加工該材料零的突破,為同類材料加工提供了寶貴經驗,使得國家重點型號水中兵器按節點完成試驗。
薄壁件的加工一直是車削加工的難題,某軍品零件其壁厚僅2mm,加工時易變形,還要確保同軸度和內外徑跳動要求,所以成品僅有60%的合格率,是生產中多年未攻克的技術難題。董鵬對原工藝仔細研究分析,通過改變加工方法、裝夾方式、受力方向,保證工件受力均勻,經過近3個月的攻關試驗,最終將工件壁厚差控制在0.005mm以內,成品的合格率由60%提高到95%以上,每年節約費用約150余萬元。
在某型號產品發動機核心零件斜軸的加工中,零件材質為鈦合金,加工質量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工作性能。為保證首臺樣機試制成功,在樣機研制階段,董鵬反復研究工藝,突破常規思路,調整加工工序,對夾、輔具進行改進設計,成為斜軸零件加工第一人。
……
像這樣的攻關,董鵬已經記不清有過多少次了。
嫻熟技藝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鉆研。“對于技能工作,只有喜歡,才會絞盡腦汁地去琢磨怎么把活干好干精。”董鵬說。
很多人不解,普通的設備,重復機械的勞動,為何還如此篤定地堅守在生產一線?在董鵬眼里,他的初心就是匠心,不是機械和重復,而是執著與專注。
潛心創新,奏響軍工行業“最強音”
于細微處見精神,在實干中建偉業。作為車間的首席技師,董鵬不僅僅以技術精湛出名,更因和藹溫和、親近同事的個人魅力受到工友們的尊崇。
“曾經有地方的老板用百萬年薪去挖他,他依然堅持在國防工業的戰線上。”同事候迎平由衷地贊嘆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對工作執著、堅定、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對同事傾囊相授、無私幫助的精神。如果說以前我覺得大國工匠離我很遠,那么現在我真切地觸摸到了,董鵬就是我們的榜樣。”
別看性格隨和,干起工作卻是個較勁兒的人。“為研究一個零件,他能從早上折騰到凌晨三四點,不停的查資料、做試驗,第二天又正常去上班。”董鵬的愛人如是說。
不敷衍、不服輸的作風,讓一個老實靦腆的車床工人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在以董鵬命名的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里,“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工人先鋒號”班組長、“國家級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各種獎章和牌匾講述著這位“大國工匠”的輝煌。
雙槳單舟總爭渡,千帆競發渡江海。董鵬深知,要永遠站在技術先列,也必須要帶動身邊工友“萬象爭先”,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
2013年,“董鵬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成立。他帶領這支集合了平陽重工技能人才、技術骨干的創新團隊,連續攻克生產和技術瓶頸問題,同時挖掘員工中的絕招、絕技、絕活,推廣先進操作法,使工作室不僅成為傳承技術的培訓站,更是新工藝、新技術的產出地。工作室2018年被山西省總工會命名為“董鵬勞模創新工作室”,2020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命名國家級“董鵬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技術難題立項攻關,先后取得60余項技術創新成果,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達1000余萬元。多項新材料如鉬基合金、高溫鎳基合金、鈦合金、鎂合金等的加工工藝參數確定、加工刀具的設計和刃磨注意事項等成為該公司此類材料工藝的編制規范。
“造工匠 鑄人才”,任重道遠
做好創新工作、傳承好老一輩的勞模精神需要培養好年輕人。董鵬不僅是這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
作為“全國工人先鋒號”——平陽重工“車工尖刀班”的班組長,董鵬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他每天早來晚走,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海防事業中,組織生產、培訓徒弟、處理難題,遇到緊急情況24小時連軸轉也成了家常便飯,忙得就像一個陀螺。
董鵬不僅是一班之長,還是眾多弟子的“教頭”。他傳人以道、授人以業、解人以惑,毫無保留地傳授個人工作經驗和操作技巧。
徒弟們提起師傅來那是滿心的感恩和欽佩,他們從董鵬身上學到的不僅是車床加工的技藝,更重要的是為人做事的態度和道理。如今,經他手培養出的徒弟里已有3名三晉技術能手,7名高級技師,15名技師,有4人成長為崗位能手或班組長,成為了平陽重工軍品生產線上的骨干力量。
在徒弟的眼里,董鵬非常嚴謹,不僅對徒弟進行傳、帶、幫,還善于總結先進加工經驗,形成技術成果或發明專利,并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推廣和申報,使絕活絕技能夠順利得到傳承。
“師傅剛帶我時就反復教導我,干技術一定要踐行‘道技合一,以德為先’理念,做事先做人。”今年28歲的李仁杰也是董鵬的徒弟,已經成長成為車間的業務骨干。“師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要想學會做事,先學會做人’,一開始我并不理解這句話,后來我慢慢地就懂了,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師傅就是樹在我們前面的一面大旗。”徒弟趙立華說,“跟著董師傅學習,令我受益終身。師傅常跟我們說,做我們這行最重要的就是不怕吃苦。我一直記著師傅的叮囑。遇到艱巨的任務,師傅總會一個人默默承擔,難活、苦活、累活總是沖在前面,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現如今,趙立華已經是平陽重工生產一部的主管,董鵬的“頂頭上司”。
“對于我們一線的工人來說,只要仔細認真干事、干出成績、活出精彩,就有一個燦爛的明天。”董鵬如是說。
問及未來對職業規劃有啥“大夢想”時,董鵬靦腆一笑,透露了一個“小目標”。“我希望可以帶出一個技師班。”董鵬說,“希望后輩們能長江后浪推前浪,將我們的技能和精神傳承下去。”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