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淇
2017年10月11日08: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很慶幸可以認識這位老黨員——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一張桌子前面對面交談,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共產黨員怎樣才算合格。
與馮翠玲“初識”是在網上,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本土書記”“穩壓器”“黨員媽媽”是大家對她的稱呼;兩次患癌,化療期間戴假發堅持工作……帶著這些背景資料,我敲開了馮翠玲辦公室的門。
“這都是很自然的想法、做法。”當我說完開場白,簡述了提前獲悉的情況后,馮翠玲先是很平靜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她覺得,不論對待同事還是對待學生,自己都應該秉承父親這位老黨員始終恪守的“認真”二字。
在藥學院,來來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外籍教師。“我們是天津大學的一個特區單位,包括院長在內,學院外籍教師占比近一半。”如何讓外籍教師盡快“著陸”?如何有效縮短中外教師磨合期?馮翠玲說,這時就需要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自身的特長。
她打開一份電子文檔,一部英文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震撼了我。“這是我們志愿者翻譯的,并交由專業人士校對。希望外籍教師在這里能夠了解我們國家教育部對大學教師的一些要求。”隨后,馮翠玲還拿出了志愿者翻譯制作的外國人在中國、在天津的生活手冊,貼心地標注幫助外籍教師能夠盡快地適應新環境。
在馮翠玲看來,外籍教師融入生活,不僅要給予“外在”支持,還要在“內在”發力。從黨支部活動,如參觀周鄧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到去年的黨員大會,都會邀請外籍教師參加。“通過支部活動,讓大家彼此有更多的了解,能夠增進中西方文化融合,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在平時學生工作當中,馮翠玲是跟學生接觸較多的學院書記。“我1986年畢業留校就是做輔導員,這么多年了,我了解這些孩子。我會給現在年輕的輔導員一些建議,有時他們解決不了的學生問題,我也會幫忙。”
一說到學生,馮翠玲一下子就活絡起來,學生的課業、實踐、洗衣、吃飯,甚至當我提到我曾就讀于這個學院的同學的名字時,馮翠玲都能說個一二。
看著她說話時真切誠懇的眼神,我頓時有種做學生的感覺,也想把我的“小秘密”娓娓道來……
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這次參加“我是共產黨員”的采訪報道,深刻體會到,“合格”不是一個點、一條線段,而是多條連續的線,它貫穿在方方面面。當“合格”變成一種習慣,從言行舉止間自然流露,才算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相關專題 |
· 我是共產黨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