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創新)

下好創新“先手棋”  培育發展新動能——訪安徽省省長李國英

記者  朱思雄  韓俊杰

2017年08月21日07: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蕪湖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正在接受出廠前的測試檢查。
  程兆攝

合肥市翡翠湖。
  資料圖片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優勢,要用好這一優勢,下好創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對此,安徽是怎么領會和貫徹的?

李國英:去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深入分析了安徽發展的優勢條件,明確要求我們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深刻揭示了推動安徽發展的根本和關鍵,為安徽發展定了位、指了路。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安徽有薪火相傳的創新基因,也有相對豐富的創新資源。全省擁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各類科研機構4000多家,特別是合肥作為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大科學裝置比較集中。近年來,國家先后把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合蕪蚌自主創新示范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等重大改革任務放在安徽,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對安徽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以來,省委、省政府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我們總的思路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載體,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依托,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為突破,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激發潛在創新能力和創新活力,加快建設科技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的美好安徽。

具體工作,我們緊緊圍繞三個層面來展開。一是緊緊圍繞“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切實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特別是通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和合肥濱湖科學城的創建,努力打造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承載者和策源地。二是緊緊圍繞“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著力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為經濟持續增長打造新引擎、創造新供給。三是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機制改革,努力實現創新愉快、創業愉快、創造愉快。

記者: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在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安徽將彰顯出怎樣的科技創新能力?

李國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安徽當前的重中之重,是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個重大平臺建設好。我們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方向和全球產業變革趨勢,以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為基石,加快建成一批高度集聚、國際先進、相互關聯的大科學裝置集群,建成一批高度開放、協同創新的科技研發轉化平臺,健全一批有利于改善創新生態、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體制機制,集聚一批國內外頂尖的科技人才,突破一批自主原創、國際領跑的高精尖重大科技攻關,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

記者: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不僅要加強科技創新,還要在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中全面發力。安徽的全面創新是如何展開的?

李國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優化現有生產要素的配置和組合,優化現有供給結構,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打造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特別要發揮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一方面,要依靠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書寫好“中國制造2025”的安徽篇章。我省傳統制造業有自己的優勢,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四大家用電器的產量占全國1/4,自主品牌汽車在我國處于重要地位,對這些產業要通過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改造提高競爭力。

另一方面,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突出位置,全面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形成新興產業梯次推進、接續發展的格局。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點推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語音、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產業加快發展,形成一批千億元級、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新興產業重大工程重點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精準醫療、生物基材料等方面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盡快完善產業鏈、形成產業規模。新興產業重大專項重點在量子信息、未來網、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培育一批未來型產業。今年以來,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汽車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一大批項目已開工建設。上半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2%,其中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增長23.6%。

記者: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營造一個好的創新環境尤為重要,這方面應該展現怎樣的作為?

李國英:什么是好的創新環境?就是使創新主體在這一環境中體驗到創新愉快。

圍繞創新愉快,我們重點在構建四大創新支撐體系上做足文章。一是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圍繞重大技術研發轉化、創新資源捕捉尋找、創新成果路演展示、創新主體向往匯聚,強壯創新發展的“心臟”。二是構建平臺創新體系,大力建設類型多樣的孵化器、功能完備的加速器,培育和引進各類能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企業,推動產業不斷壯大、集群發展,鍛造創新發展的“軀干”。三是構建金融創新體系,全面發展天使投資、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產業基金,形成金融資本與技術、產業、企業全過程全鏈條對接機制,重點扶持種子期、初創期的企業,暢通創新發展的“血脈”。四是構建政策創新體系,圍繞增強人才吸引力、技術吸引力、項目吸引力乃至整個創新吸引力,在體制機制、創新政策等方面消除制約創新的各種“痛點”和“阻點”,敏捷創新發展的“大腦”。我們希望通過這四大創新支撐體系的構建,全方位激發創新發展的動力活力,讓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愉快。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21日 13 版)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