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的延安歲月,我們黨賡續熔鑄了以“三大優良作風”為代表的一系列好作風,為最終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積蓄了磅礴力量;十八大后,我們黨從作風建設破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繼承與創新中實現與時俱進——
探訪“三大優良作風”總結形成之地延安——錘煉作風是我們黨持之以恒的追求
2016年06月29日16: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見證著這座紅色城市的日新月異,也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代代相傳。
作風建設的本質和核心——
“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
作風,是行為的名片。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1944年9月8日下午兩點,延安1000多名黨的干部、指戰員從四處聚集到中央機關所在的棗園后溝西山腳下,參加“追悼張思德同志大會”。
衣著樸素的毛澤東,為執行燒炭任務、因掩護戰友不幸犧牲的年輕戰士張思德敬獻花圈,并親筆題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隨后,他發表了簡短有力而又重要非凡的紀念講話,號召“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這篇演講后被收入《毛澤東選集》,題目便是廣為人知的《為人民服務》。
“一個普通戰士的犧牲,引發了黨的領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思考,這在黨的作風建設史上實屬罕見,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始終以普通勞苦大眾為念的本色情懷。”中共延安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賀海輪教授對記者說,“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13年。這一時期,談到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時,常用的比喻就是魚和水。魚兒離不開水,把人民的地位擺正,認識到自己是公仆,就能引導我們的作風向好向上。”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站在棗園的窯洞前、楊家嶺的大禮堂旁、鳳凰山革命遺址上,從與老戰士、先烈后人和當地群眾的交談中,依然能感受到當年延安的優良作風——
“大生產運動中,毛主席特別強調,要用90%的精力幫助群眾解決‘救民私糧’問題,用10%的精力解決‘救國公糧’問題;延安中央醫院成立時,原來聽說要叫什么中央干部醫院,毛主席不同意,堅持去掉了‘干部’二字;每逢過年,中央領導不管多忙,都會下鄉給群眾拜年,與群眾拉話,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這種“只見公仆不見官”的魚水情,連當時到訪延安的外國友人,也感同身受。
1936年10月,第一個到訪陜北蘇區的西方記者埃德加·斯諾通過三個月的采訪,寫下了這樣的文字:蘇區的鹽比國統區的既便宜又多;蘇區的農民參加貧民會,投票選舉鄉蘇維埃;蘇區辦起了免費學校,貧苦孩子可以念書識字;紅軍凱旋,婦女們送上僅有的點心和水果……斯諾確信,當政者與普通民眾的這種深厚感情,在世界其他地方從未見過。
這樣的情誼,讓1946年到延安的美國將軍馬歇爾感嘆:中國共產黨能在這個小地方干成大事業。因為,他在延安聽到最多的就是飽含深情的“人民”二字,共產黨和老百姓親如一家。
斗轉星移,時空嬗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在共產黨人的信仰中深深扎根、歷久彌堅。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從黃土地走出來的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向全國各族人民這樣莊嚴承諾。
正如七大黨章中寫入了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要求,今天,由8800萬黨員組成的、作為“兩個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正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領導人民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作風是形象、是力量、是保證——
“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
1940年秋季的一天,毛澤東到延安馬列學院講課,趟過延河時碰到前來迎接的鄧力群等四人。他當即批評:一人做報告,四人來迎接,要不得!要養成新的,清正的、廉潔的,不搞歪門邪道的延安作風,打敗國民黨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西安作風。
“這是我們熟知的‘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的出處。”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張建儒深有感觸地說,“優良的作風,可以說是一個政黨的人格力量。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當時在國內外樹立了光輝形象,為全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凝聚了磅礴力量!
艱苦樸素、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現今這些耳熟能詳、有口皆碑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許多是在延安時期形成并大放光芒的。
作風就是形象。肖勁光將軍曾回憶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下午,他到毛澤東住處匯報工作,見他圍著被子斜躺在床上辦公,以為是病了。毛澤東卻笑笑說,棉褲洗了,還沒烤干,起來就要光屁股嘍!肖勁光趕忙讓警衛員去領一床被子和一套棉衣。毛澤東當即制止:我要是搞特殊,講的話就等于放屁,沒人聽!共產黨人絕不搞特殊!
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親訪延安后,由衷地說:“共產黨的負責干部住在寒冷的窯洞,吃著簡單的飯食,憑借微弱的燈光,長時間地工作,毫無怨言。那里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是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绷攘葦嫡Z,勾勒出共產黨人與眾不同的光輝形象。
作風就是力量。20世紀40年代初,由于國民黨政府實行嚴密封鎖,陜甘寧邊區經濟陷入嚴重困難。1941年6月,清澗縣農民因負擔過重而埋怨。毛澤東聽聞后,趕緊指示有關同志深入實際、調查原因,了解群眾困難,減少征糧數量。
同年8月,黨中央作出《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提出要通過周密的社會調查制定解決問題的有效政策。年近六旬的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率隊深入農村調查,詢問農民的問題具體到“糞怎樣上,土怎樣翻”,讓農民都感到驚奇。同年11月,邊區參議會吸收開明紳士李鼎銘等11名代表的提議,決定精兵簡政,有力地削減開支、減輕農民負擔。
群眾有呼聲,黨就堅決回應,群眾有困難,干部就深入實際解決。實事求是、直面困難的優良作風,成為我們黨團結群眾、科學決策、渡過難關的重要力量。
作風就是保證。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開擴大會議。40多天、5次會議、20多人先后發言,有些犯過錯誤的同志兩次甚至三次發言,誠懇檢討,會議開得成功而熱烈。第一個發言的張聞天,檢討自己未能將馬列主義和實際結合,導致許多失誤,要承擔主要責任。接著發言的博古,則表示他應該對蘇維埃運動后期的許多政策錯誤“直接負責”……
“中央領導同志從自己做起,開誠布公、襟懷坦白地向自己‘開炮’,不僅未損權威,而且大大加強了中央領導集體的團結。”延安干部培訓學院培訓處處長王東方教授這樣評價,“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延安時期的好風氣,也是保證黨內團結的有力武器,團結的隊伍,歷來是無往不勝的隊伍!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延安十三載,我們黨由弱到強、轉敗為勝,與不斷鍛造并保持過硬作風密不可分。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更要賡續優良作風,以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不斷直面問題、攻堅克難。
優良作風代代相傳——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優良作風的形成不易,鞏固發揚更需要付出長期而艱巨的努力。
“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閉幕詞中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號召全黨同志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進而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覺悟,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優良作風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根據新的形勢任務,進一步發揚光大。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調研時強調,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把抓理想信念貫穿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加強作風建設,要做好破和立兩篇文章,破,就是堅持問題導向,解決作風建設中存在的頑瘴痼疾;立,就是要繼承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苯邮懿稍L的數位黨建專家都這樣說。
作為重要歷史坐標,延安的作風建設既令人矚目,也是折射全黨動手抓作風的一個縮影。
“2015年至今年5月,全市共發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1327件,處理183人,黨紀政紀處分114人,市紀委點名道姓通報曝光12批次76起110人。”延安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劉貴治介紹。
除了“硬生生”的懲處,等待不正之風的,還有“火辣辣”的批評。
2015年7月30日,延安市委四屆八次全會上播放了由市紀委通過明察暗訪攝制的《當前干部工作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內參片》。半個多小時的片子,34個具體問題,涉及全市多個縣(區)和部門單位,小到違反工作紀律上班網購,大到設置投資障礙吃拿卡要、破壞投資環境,著實讓不少在場的黨政一把手臉紅、冒汗!此后,這一內參片,每季度推出一次。
“樹理想信念、抓關鍵少數、用問題倒逼、立典型示范……這些延安時期我們黨嚴于約束自己的有效舉措,如今仍在傳承、發力!毖影彩醒影簿裱芯恐行闹魅魏馒P年教授說。
“延安不僅是220萬延安人民的延安,也是全國人民的延安,更是全體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每個延安人都要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呵護延安的圣地形象。”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的一席話,更加深切地點出了新一輩延安人傳承發揚優良作風的內在動力。
愚公移山,挖山不止。抓作風建設乃至全面從嚴治黨,同樣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馳而不息、鍥而不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和人民的事業,需要一代代“移山愚公”竭力奮斗、接續奮斗、不息奮斗。這,就是延安時期作風建設帶給當下的啟示。(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提供)
(記者 楊巨帥 通訊員 苗劍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