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戴 嵐 吳 兢 李亞楠
2015年09月10日07: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崢嶸歲月,滄桑變化,彈指一揮間,邊陲成熱土。在這片美麗、富饒而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群眾用他們的大愛與忠誠,書寫著感人至深的奮斗史、團結史、心靈史
歷史在這一年翻開了新篇。
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自此,這片神奇的土地,踏上了新的征程,47個民族攜手奮進,團結和諧,他們奉獻青春與熱血,用大愛和忠誠書寫傳奇,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他們是天山雪松,胸懷如山樣博大;他們是沙漠胡楊,困境中愈挫愈勇;他們是戈壁紅柳,與大地深情相擁。
“天山雪松”布茹瑪汗·毛勒朵:
永不挪位的界碑
題記:挺立,用一座山的高度,守護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寂寥的冰峰上,在皚皚的白雪里,用不離不棄的忠誠,傳播春的訊息。
這次見布茹瑪汗·毛勒朵老人,是在她烏恰縣城的家里。
那張刻著歲月痕跡的古銅色的臉,那個透著憨厚、質樸給人溫馨安寧的眼神,讓這位72歲的柯爾克孜族大媽,平凡中透出非凡。
老人是克州的一名護邊員。放牧巡邊五十余載,她刻下了數不清的“中國石”,至今仍堅持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巡邊,成為帕米爾高原“永不挪位的界碑”。
19歲那年,布茹瑪汗隨新婚丈夫到中吉邊界線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瑪山口放牧巡邊。
上山第一天,第一次看到寫著“中國”二字的界碑,她年輕的心激動不已。沒有文化,她就在邊防派出所官兵的幫助下,學會寫中文和柯爾克孜文的“中國”。巡邊中,她用兩種文字將“中國”一筆一畫刻在石頭上。50多年來,“中國”,是她心中最神圣、最崇高的字眼。
刻了多少塊“中國石”,布茹瑪汗已經記不清了:“這么多年,只要是走過的地方、見過的石頭,我都會刻上‘中國’二字。讓路過的人知道,這里是中國!”
“父親是個孤兒,靠給巴依(富戶)放牧為生。解放軍來到帕米爾高原時,父親帶著我們兄妹5人,為解放軍砸開大石、鋪平道路。他說,是共產黨讓我們有了今天的日子,是解放軍保衛著我們的家園。”
“我有兩個夢想,一是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是讓我的子孫參軍當兵。2011年,我把大孫子送到了部隊;2012年,我成了黨的人。兩個夢想都實現了。”
這幾年,布茹瑪汗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心。
“2011年9月底,從山上搬下來,住進這73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政府沒讓掏一分錢。新房子和老房子,就像汽車比毛驢車。住著嘛,舒服得很,就像小娃娃鉆進媽媽懷抱。”老人風趣地說。
看了臥室看廚房,有水有電有暖氣,還用上了天然氣。老人笑著說:“不光我一個人,鄉里祖祖輩輩住山溝里的五老人員、農牧民都住進來了。”
說起身邊這些變化,老人很是興奮: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巡邊時,從老人所在的薩孜村到冬古拉瑪山口不到40公里路,騎馬、騎驢趕著羊群,得走上兩三天。如今,政府改善了牧道,坐車兩個來小時就到了。
過去,每家每戶也就是一匹馬幾只羊。現在,羊成群,馬成群,牦牛滿山坡,出門跨上摩托車,電瓶車替代了毛驢車;園區辦到了家門口,越來越多的牧民走進了工廠,有事干,有錢賺。和走出去務工、上學的娃娃們,一打手機就通上了話……
“柯爾克孜人常說,‘種地就是戍邊,放牧就是巡邏’,現在條件好多了,我更要帶領村里的護邊員守好冬古拉瑪山口,讓祖國和人民放心!”布茹瑪汗大媽盡忠職守。
在新疆5700多公里邊境線上,像布茹瑪汗大媽這樣的護邊員還有很多。他們“騎著馬兒守邊關”,每一座氈房就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座立著的界碑。
“沙漠胡楊”阿尼帕·阿力馬洪:
“團圓鍋”播撒愛心種子
題記:在沙漠腹地,哪怕只剩下滾燙沙粒,只要有你,就有生機。在亙古荒漠,哪怕只剩下殘垣斷壁,只要有你,就是傳奇。胡楊精神,萬年不屈。
76歲的維吾爾族大媽阿尼帕·阿力馬洪很忙。青河縣中學的三個學生來了三次,才把大媽“堵”在家里給他們講那口“團圓鍋”的故事。
大媽是新疆邊遠小城青河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阿尼帕夫婦先后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個孤兒,加上自己的9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多民族大家庭。
為給20多口人做飯,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2米的大鐵鍋,每次都做上滿滿一鍋飯。如今,很多老鄉家里有喜事,都會借阿尼帕家的大鍋去做抓飯、燉羊肉。人們給這口鍋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團圓鍋,大家都說,只要用了這口鍋,家里就會像阿尼帕家一樣團結、和睦、幸福。
阿尼帕的孩子們長大成人后,也都養成了一個習慣:誰家有困難,只要說一聲,就是再難也會搭把手。大齡孕婦江阿古麗需要輸血,阿尼帕一聲令下,家中的10多個兒女馬上趕到醫院獻血;大女兒卡麗曼女兒的一位同學因家庭困難輟學,被她接到家里,供其上學……
養子王作林,是鄉里的致富能手。他樂于助人,鄉親們總愛找他幫忙。他說:“對我們這些流浪的孩子,媽媽都當自己的兒女養育,我們也要將這種愛心傳承下去。”
2012年,青河縣政府投資150多萬元,在阿尼帕原有宅基地上,建設了新疆首個以道德模范事跡為主題的教育基地,上下兩層合計320.75平方米,樓下用于老人及家人居住,樓上設立阿尼帕事跡教育展館。2014年開館以來,已經接待了2萬人次參觀。
現在,阿尼帕的雕像已在縣中心公園落成,書稿《阿尼帕的故事》已出版,以阿尼帕為原型的電影《真愛》已在人民大會堂首映,舞臺劇《情暖天山》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民族團結、愛心奉獻的阿尼帕精神傳遍天山南北。在她的感召下,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愛心行動中。今年5月18日,青河縣成立弘善愛心協會,阿尼帕擔任名譽會長,200多位愛心人士加盟。
總是以阿尼帕家第二十個孩子自居的樊琴,從2009年開始創作《阿尼帕的故事》一書。在阿尼帕精神的感召下,她也加入了弘善愛心協會。
副會長趙建榮說,每個人都有善良的心,善行都是小事積累的,成立這個協會就是為了匯聚更多人的力量,傳承阿尼帕的愛心,幫助更多人。
“戈壁紅柳”三代石油人:
戈壁荒灘建設智能油田
題記:茫茫戈壁,一株紅柳,就是一部生命傳奇。聽亂石演奏,看黃沙漫舞,每一場狂沙的洗禮,都是青春印記。瞧,那滿坡山花,開得正艷!
現代化的操作間里,各色指示燈不停閃爍。
熟練地操作著數字化平臺,張戈總是想起爺爺給他講過無數次的“當年”。
爺爺張福善今年91歲了。說起60年前的事,一點也不糊涂。當年,他帶著6個人到克拉瑪依給1號井安裝井架,為開采石油做準備。那一天,是1955年3月2日。
“你問我當時這里啥樣子?一句話就是啥也沒有!沒有路,只能在長滿梭梭柴的戈壁上穿行。”
茫茫戈壁,只有7個人。
自己挖個大坑,上面蓋上梭梭柴,就是住的“地窩子”。白天一刮就是12級大風,經常把人刮得迷路,晚上野獸嗷嗷叫,好在沒有傷人。“雪水泡馕是我們的標配,菜啊什么的想都沒法想。”
當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原油,標志著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的誕生,“井場上沸騰起來了。有的高喊,有的跳躍,有的舞蹈,有的大笑”。60年過去,克拉瑪依油田公司相繼發現30多個油氣田,累計生產原油超過3億噸。
第二年,張福善帶著全家搬到了克拉瑪依。那時,小兒子張宏標才4歲。
小時候,張宏標對父親記憶不深,因為他總是在井上,十天半個月不回家是常事。張福善說:“沒辦法,那時候都是人拉肩扛,井離得遠,沒有車就回不了家。”鉆井隊和采油隊的工人半年回一次家也很正常。一個夏天頂著40多攝氏度高溫,一張大黑臉讓孩子都認不出來了;一到冬天零下40多攝氏度,人都穿著羊皮襖、氈筒,走路撲嗒撲嗒的。
1974年,張宏標從部隊復員到克拉瑪依油田運輸處,開著大卡車為井上送泥漿。“雖不在采油一線,但我們也在為油田盡職盡責。后來,條件就好些了,1985年時基本都住上樓房、裝上電話了。”
“最荒涼的地方,卻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層,噴涌最寶貴的溶液,最沉默的戰士,有最堅強的心,克拉瑪依,是沙漠的美人。”上世紀80年代初,石油人的堅強、奉獻和創造,催生了艾青的名篇《克拉瑪依》。
有了爺爺、爸爸兩代石油人,張戈愛上油田就很自然了。
愛聽爺爺講當年,也愛給爺爺講今天。比如,在計算機上管理準噶爾盆地13萬平方公里的油氣田,“現在是數字化油田。點一下鼠標,千里之外的油氣田就在眼前,人在辦公室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再比如,克拉瑪依風大,幾乎每隔半月就要刮一次大風。以前一刮風,高壓線路跳閘,抽油機就停了。風停后,就得一口井一口井啟抽。“原來全部恢復啟動,一天都不夠。現在都是自動啟抽,風一停,嘩地一下全起來了。”
這些新鮮事,常常把張福善聽得一愣一愣的:這不就是千里眼、順風耳嗎!
張戈說,現在正在建設智能油田。智能油田是什么樣呢?一個全面感知、自動操控的油田,一個能夠預測趨勢、優化決策的油田。準噶爾盆地已經建立了測控網,油田的監控系統將由GPS系統升級到北斗系統。未來將用衛星系統支撐油氣生產物聯網……
這個三代石油人之家,見證了克拉瑪依油田從人工操作到智能管理的跨越,也折射了新疆從落后工藝到現代科技的巨變。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0日 03 版)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