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延安時期黨的科技人才工作

衛武斌 黨珊

2024年11月01日08:25    來源:學習時報

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技發展的拓荒時期,針對當時抗戰急需各類科技人才而人才又嚴重緊缺的實際,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工作,通過自主培養和大量吸收引進相結合,實行積極的優待政策,在極為困難的環境下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作用,推動了經濟、軍事的發展,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堅持獨立自主培養科技人才

我們黨向來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延安時期,黨中央立足自身條件,遵循科技人才成長規律,採取創辦學校、組織研究團隊以及開展科研活動等多種方式加強人才培養,特別是將院校教育作為科技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創辦了延安自然科學院、中國醫科大學,邊區農業學校、工業學校、職業學校,白求恩護士學校等。其中,延安自然科學院是我們黨歷史上創辦的第一所集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院校,毛澤東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先后擔任院長。學院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培育“既通曉革命理論又懂得自然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科技人才,積極克服物資匱乏和教師短缺等多重困境,努力完成教學計劃,在延安辦學近6年,共有500多名畢業生,培育了一大批“革命通人、業務專家”。延安時期的各類學校還堅持邊學習邊實踐,常態組織學員進行野外考察和現地教學:自然科學院地質系組織學員進行陝北煤層地質勘探,生物系每年到野外考察及收集標本﹔中國醫科大學安排教師和學員到其附屬醫院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給群眾醫傷治病,有效實現了提高教學質量、實踐操作、服務邊區建設三者的有機統一。

注重大量吸收引進各類“專門家”

延安時期,為了快速有效解決科技人才匱乏的問題,毛澤東提出要“大批吸收知識分子”,中央軍委作出吸收和對待專門家政策的指示。通過構建求賢若渴的人才吸引機制,對於來到延安的各類人才,給予工作和發揮才能的機會。黨的主要機關報刊《解放》周刊、《解放日報》等圍繞引進科技人才發表了大量社論文章,提出歡迎科技人才等專門家來抗日根據地共同進行文化建設與各方面的抗戰建國工作,在社會上形成重視和歡迎科技人才的濃厚氛圍。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宣傳和施行,大批科技人才紛紛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重封鎖和阻撓,不遠千裡來到延安。詩人何其芳記錄1938年初到延安的見聞——“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其中就有許多科技人才。被稱為“延安第一位紅色科學家”的高士其是著名細菌學家,在早期的一次科學實驗中被細菌感染,身體已經殘疾,但他卻說:“我一天爬幾丈路,也要爬到延安去。”最終經過3個多月的艱辛跋涉到達延安。陳康白是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工作的化學博士,受到青年時的老師徐特立的影響,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毅然決定回國抗日救國,他帶著大量的專業書籍和實驗器材,從德國直奔革命聖地延安。據統計,截至1940年,先后來到延安的著名科學家有沈鴻、錢志道、趙一峰、屈伯傳、徐馳、聶春榮、吳衡、武可久等上百人。

充分信任並重用科技人才

我們黨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的使用,要求黨政機關對科技人才應有充分的信任,並根據其專門知識與技能,適當地分配其工作,給以必需的條件,努力創造各種機會使他們能夠人盡其才。為了便於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陝甘寧邊區政府創辦了試驗農場——延安光華農場,選調陳凌風等科技人員參與農場的籌建工作。在推進農畜牧的科學研究工作中,邊區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多次派人突破敵人封鎖線,引進了各類農作物和蔬菜種子,科技人員在邊區推廣種植了西紅柿、蔥頭、球莖甘藍以及葡萄和梨等,豐富了邊區食品種類。1941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撥款70萬元、銀行貸款300萬元,作為工業方面集資辦廠的投資,有力地支持了各類研究工作,使科技人員能夠充分自由發揮才能,在化工、造紙、榨油、鐵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黨中央大膽提拔科技人才擔任領導尤其是技術部門的領導工作,使他們在工作中更好發揮作用。初到延安的陳康白被安排到中央財經委工作,兼任中央軍委軍工局技術處處長,后轉任延安自然科學院副院長。1941年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上,建設廳工業局局長趙一峰、國際和平醫院院長魯之俊等6名科技人員被選舉或被聘請為參議員,參與邊區大政方針的商討,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施特別優待政策

在陝甘寧邊區物資短缺、經濟落后的情況下,黨中央在物質上給予各類科技人才特別優待,盡最大努力保障好他們及其家屬的生活,實施了一系列優待政策。1941年5月,黨中央發出《關於文化技術干部待遇問題的通知》,決定當年給文化技術干部另做干部服裝,增加津貼三分之一﹔另辦小廚房,增加菜金5元。1942年5月,中央書記處頒布了《文化技術干部待遇條例》,根據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把專門人才分為甲、乙、丙3類,在生活待遇上,明確規定了各類技術人才的津貼、伙食、住宿、衣服、書報以及勤務員和馬匹等具體保障。以甲類文化技術干部為例,每月可領到15元至30元的津貼,伙食以吃小廚房為原則,窯洞可一人獨住,每年特制棉衣、單衣各1套,還可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勤務人員和馬匹等。同月,陝甘寧邊區政府在《關於技術干部待遇問題的批答》附件中強調,對於技術人員,不僅要優待,而且要和邊區以外的待遇一樣或更高。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充分信任和各項政策保障下,科技人才的革命熱情得到極大鼓舞。他們戰勝了種種困難,排除了重重障礙,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業方面,有效提升農業技術進步,僅陝甘寧邊區,糧食產量就從1937年的111.6萬石增加到1944年的181.7萬石﹔工業方面,抗日根據地實現了從無到有,到1944年底,邊區已有80多家公營工廠,涉及紡織、造紙、兵工、制革、機器制造、煉鐵、玻璃、制鞋及化工等行業,毛巾、肥皂、紙張、陶瓷等生活日用品已能夠自給。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為抗戰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也奠定了未來新中國的經濟基礎。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