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講述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 揭若逸
今年7月,我從浙江農林大學農學專業畢業,進入義烏市佛堂鎮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成為一名和黃土地相伴的農技人員。
因“小商品之都”聞名的義烏,有著“七山二水一分田”。農業從業者在全市佔比雖小,數量卻不少﹔他們肩負的農事活動繁重,一年四季“才了蠶桑又插田”,一日不得閑。
作為一名農技人員,需要及時準確地下達政策、上傳民情。從早晚稻種植申報、農業標準地申報、農機申報、耕地補貼申報,到農民培訓、旱地改水田、土地流轉、低收入農戶保障……需要完成的工作真是數不過來,剛一上崗,我就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每天結束工作后一身疲憊,但內心充實快樂。
入職僅一個星期,讀大學時的伙伴見到我,就拍著我的肩膀哈哈大笑:“若逸,你咋黑得這麼快呀?”我坦然一笑。天天在田間地頭忙碌、頂著大太陽走鄉串戶,我早就接受了曬得黝黑的現實:身邊的村民、同事,不也都是這樣的“標準色”嘛!
雖然帶著大學的知識儲備和為農奉獻的一腔熱情,但剛開始投身農業生產一線,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一次農業項目對接會上,討論四季輪作相關作物時,一個同事考我:
“小揭,紫雲英應該什麼時候種植?”
“冬季!”我答。
“具體月份呢?”同事追問。
我愣住了。幾月?腦子裡空茫茫一片。
是啊,農事生產不是紙上談兵,要實實在在和土地打交道、指導村民勞作,怎麼能不知道作物的具體種植時間呢?我的臉上頓時火辣辣的,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知識的盲區,遠不止於此。
就在前兩天,辦公室陳主任帶我去村裡的“旱改水”區塊檢查。改成水田的旱地,本就不夠肥沃,再加上今年夏季連續高溫,稻田裡長了不少雜草,有的都和稻苗一般高了。
這些雜草都是什麼品種,除草要注意什麼?我在腦中飛快搜索著,也沒有答案。陳主任似乎看出我的困惑,跨步走到田間,彎下腰,指著一株株植物,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性狀,還提示我:“這個藤蔓狀雜草很難根除,別看現在個頭小,卻長得很快哩!得盡快想想辦法……這個是禾本的,扎根深,難拔得很……”我在一旁跟著看著,頻頻點頭記下。
我想,農業工作之於我,是大自然和農戶出的考卷。如果說,一塊農田就是一道信息分析題,我的卷面上還留著大片空白。雖然大學四年學習了大量理論知識,但把它們應用於紛繁復雜的實際中,還需要花很大氣力。怎麼跨越理論和應用之間的鴻溝,把答案寫在真實的土地上?這是我現在急於求解的問題。
我深知,工作中的樁樁小事,都是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至誠於農,耕道為民。我會在現實的考驗中鍛煉自己,早日成為接地氣、干實事的農戶貼心人。
■對話
揭若逸:
在光明日報的報道裡,我看到很多投身農業一線的專家學者,他們在農村干事創業、廣交朋友,融入當地生產生活中。我想向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教授請教:該如何將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到的知識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雲:
小揭同學,你好!你的故事,讓我為農學專業畢業生深感驕傲。
我也是農學專業畢業生,是我國作物栽培學培養的第一個博士。后來,我走上了社會科學研究道路,研究方向是扶貧、鄉村建設等領域,需要扎根基層、深入實踐。於是,我常年在基層一線、鄉村田園考察調研,尤其是在雲南勐臘河邊村進行了連續七年的扶貧實踐。這段經歷極其寶貴,幫助鄉親們改變了生活狀況,更讓我自己收獲巨大。我常說,我是河邊村的學生,是火熱的生產實踐教育了我、改變了我。
你的感覺是對的,理論知識必須和實踐緊緊結合起來。畢竟,書本上的知識有限,實踐中的知識才是無限的。有農學專業基礎是個很大的優勢,可以把先進的理念方法帶給農民。但課堂學習只是基礎和開始,鄉村廣闊天地中的實踐和磨礪,是更寶貴的財富。實際上,把村莊研究透徹很難,改變村莊則更難。你身在鄉村,要注意每天都向村民留心學習,多跑田間地頭,多請教前輩、農民,盡快打通“知”與“行”之間的隔閡。
正因為有無數個你這樣的工作者,農民才有信心,農村才有活力,鄉村振興才前景可期。希望你用知識武裝自己,用實踐豐富自己,為鄉村探索更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 陳鵬採訪整理)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