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2日08: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近日,21名在京的臺灣青年參加了一場有關黨的二十大宣講的研習營,二十大報告這份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也有他們奮斗的目標。
21名臺灣青年來自科技、醫療、教育等行業,還有多名高校在讀學生。研習營中,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劉偉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深入解讀,未來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祖國的建設圖景讓參加研習的臺灣青年看到發展機會。
出生在臺北的羅至善已在北京發展10年,目前在北京運營一家智能採油設備公司,他介紹自己時,會加上“北京女婿”這一身份。在羅至善看來,產業報國是兩岸同胞熱愛偉大祖國、推進兩岸統一、致力民族復興的直接體現,也是責無旁貸的使命。他給自己劃定的方向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海峽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和技術戰略合作,吸引更多臺資臺商和優秀人才來祖國大陸發展、圓夢。
90后白馥萍在北京的一家醫院工作,同時也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念研究生。在研習中,通過聽講解、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她說自己被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內涵所震撼,這是一套既有人類社會現代化普遍性特點,又與中國國情實際相結合的戰略布局。
結合二十大報告,白馥萍回溯了她所投身的醫療衛生領域改革歷程,並體會到近幾年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只是醫療衛生領域的事,而是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健康中國戰略不只是服務中國人,它的外溢效應也將推動全球衛生進步。她表示,要以社會發展全局和全球視角思考建設健康中國如何落到實處,在醫院工作中不斷創新,在學術科研任務中發現問題、找答案,思考如何將臺灣的醫療衛生資源對接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
羅至善的曾外祖父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和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成員。羅至善說,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后盾”,這讓他再次真切體悟到祖國對臺灣同胞的厚愛寄望,令人倍感溫暖,是祖國給臺灣青年的定心丸。
羅至善說,在大陸的臺灣青年了解祖國真實情況,他們的觀點也比較容易被島內同胞接受,未來要向島內同胞講好祖國故事,讓更多臺灣同胞深入了解、認識祖國。
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陳文成目前在北京大學任教。北京冬奧會期間,他作為一名城市志願者見証了冬奧會的精彩。2019年,他參加了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方陣,走過天安門那一刻,他由衷地自豪﹔2021年,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現場,當“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響起時,他熱血沸騰﹔這次在研習營參觀“奮進新時代”的展覽,他感受到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生逢其時的一代,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
正在中國社科院大學學習的沈宏叡說,今年國慶前,他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了一則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的信息,沒想到很快就有50多名在京臺灣青年響應。國慶當天,當他們在天安門廣場面向五星紅旗時,每個人心中的愛國情緒都在蕩漾。
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游鈞表示,希望在京臺灣青年結合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以及自己在大陸親身發展經歷,在更大視野、更高層次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歷史大勢,勇擔民族大義,“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始終相信“統一有好處、‘臺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這個樸實的道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和動員更多的島內青年,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