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1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關心青年的成長進步,為廣大青年送去關懷、寄予期望。
本版推出“奮斗者 正青春”特別報道,聚焦青年群體和奮斗精神,講述當代中國青年奮斗故事,引導廣大青年更好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展現青春擔當。
圖①:汪 玉 |
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飛行管理部部長宋寅
海上救援,筑起生命防線
本報記者 劉志強
2010年,正式成為一名搜救飛行員﹔2014年,成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機長﹔2021年,成為搜救教員機長……這就是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以下簡稱“東一飛”)飛行管理部部長宋寅的成長之路。入職10多年,帶領機組人員穿梭於雲海、救人於危難。截至今年8月底,她累計安全飛行3309小時,和機組共執行救助任務301起,成功救助224名身處險境的人員。
“本想成為一名船長,機緣巧合成了一名機長,好在使命都是守護群眾生命安全。”1986年出生的宋寅,上大學時就讀於上海海事大學航海技術專業。2007年,“東一飛”到學校招收女飛行員,她從50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10年,她考取我國商用駕駛員執照,正式成為一名搜救飛行員。
“一名合格的海上搜救飛行員,要先學會駕駛直升機,再進入到海上搜救學習中。”宋寅在一天天學習、一次次執行任務中快速成長。2014年底,她被正式聘任為搜救機長,成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機機長。成為機長之后,宋寅多了決策、飛行、協調、溝通等任務,肩上也增添了更多責任與壓力。
2016年12月的一個中午,宋寅接到救助指令,某漁船在海上作業時,機艙突發火災,需要緊急出動救援……宋寅立即出動,與另一機組共同執行任務。到達現場一看:“船舶已失去動力,像樹葉一樣擺來擺去。為避免著火船舶的煙霧對飛機發動機造成影響,我們隻能選擇一個比常規情況更高的高度保持懸停……”宋寅說,在爭分奪秒的救援行動中,她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點,兩架直升機緊密配合,10名遇險漁民在半小時后安全登機、成功脫險。
近年來,我國海上救助打撈事業蓬勃發展,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已經擁有5支專業海上救助飛行隊,擁有各類救助直升機20架。“現在,我們有6架救助直升機、近百名專業技術人員,機長、副駕駛共24名。”宋寅說,“青春因救助飛行而與眾不同,能在新時代從事這樣的工作,我感到很光榮!”
這些年,宋寅經常在綜合管理、安全生產、人員培訓等方面下功夫、想辦法。帶年輕飛行員飛行時,她一個手勢一個手勢地示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講解。“我將盡我最大努力,帶動更多青年投身海上搜救事業!”宋寅說。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邵晶
潛心考古,培養家國情懷
本報記者 王 玨
石峁,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因為考古發現贏得了全國和世界的關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邵晶正是考古團隊中的一員。2012年至今,他堅守黃土高原,揭開了石峁的神秘面紗……“石峁城下的禿尾河靜靜流淌,見証著石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邵晶說。
2002年,邵晶就讀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碩士畢業后來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初接到前往石峁遺址發掘的通知。邵晶對石峁所處的陝北地區的工作環境比較了解,擔心將真實情況和盤托出不利於開展工作。於是,邵晶對隊員們說:“找了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車輪滾滾,邵晶帶領隊員們進入石峁村。考古隊所在的駐地是一座簡易的窯洞小院。邵晶說:“天黑了沒電,晚上會被凍醒,月亮照進屋裡來,才發現窗戶上沒有玻璃……”有隊員問邵晶:“山和水呢?”邵晶指著背后的黃土梁子和屋前的干溝說:“你看這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水!”
灑掃庭院、接水拉電、安門配窗……廢棄了20年的窯洞小院迎來了考古隊的入駐。邵晶介紹,石峁遺址系統發掘的第一次布方、清表、刮面都是從外城東門開始的。2012年10月,一座4000年前的巨大城門浮出黃土!“內外甕城、南北墩臺以及兩翼的馬面、角臺等城防設施,雖歷四千年風雨,仍巋然矗立。”邵晶說。
東門下的秘密也被揭開。老鄉曾告訴考古隊,“石頭牆裡有玉片”。考古隊果然在石頭牆裡發現了片狀玉器。考古隊發現,石峁城址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以“皇城臺”為中心,內外城結構清晰,氣勢恢宏。“篩了兩年半土,出了萬把個針”,當地老鄉這樣形容東護牆北段上部的考古發掘工作﹔而對於考古隊來說,在數以萬計的骨制品中發現和確定了石峁口簧。“這是目前世界范圍內遺址年代最早的口簧,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邵晶說。
到石峁后,邵晶每年在外工作時間超過300天。在工地上,水、電和通信信號都很稀缺,隻能把手機掛在窯洞門口的樹杈上找信號。邵晶說:“別人下雨收衣服,考古隊下雨收手機”。
“今年,有望確定最高等級墓葬和墓地所在區域。”邵晶介紹,石峁考古發掘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我個人而言,石峁考古培養了我的家國情懷,實現了我的人生目標。”
如今,皇城臺下開滿花朵,花叢后灰瓦白牆的院子便是石峁考古隊所在。“門闊庭廣、窗明幾淨,與當初的窯洞駐地相比,已有天壤之別。”邵晶說。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汪玉
從0到1,取得原創成果
本報記者 趙婀娜
在清華園,樹蔭掩映下的幾棟紅色建筑分外醒目,這裡就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所在地。來到四層,叩開房門,隻見許多師生正在熱烈討論。坐在討論人群中間的是系主任汪玉教授。汪玉是清華大學目前最年輕的系主任,業內稱他為人工智能芯片的“探路者”。
1998年,當汪玉第一次踏入清華電子工程系大門時,國內集成電路研究尚屬冷門。通過芯片的尺寸微縮,提高速度、降低能耗……在導師楊華中指導下,汪玉的研究瞄準了集成電路領域。
2007年,博士畢業的汪玉選擇留校任教,導師給他提要求:“必須研究跟我不一樣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摸索,汪玉鎖定了定制應用域加速方向,“那時候從全球范圍看,大家都沒有找到突破口。”汪玉心裡憋著一股勁,“清華人就要敢於創新,做到最好。”做“從0到1”的原始創新研究,讓汪玉充滿動力,也推動著他較早提出“深度學習算法—編譯—芯片聯合設計”的新思路。
多年來,汪玉的研究視角雖不斷切換,但落腳點始終圍繞“新變革”。他一直期待,在芯片領域我國可以走得比其他國家更早一點、更快一點。
做什麼樣的研究?汪玉心中的答案是四個字——“頂天立地”。所謂“頂天”,是讓研究成果上“書架”,獲得“范式”性科研成果﹔所謂“立地”,是讓研究成果上“貨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很長一段時間,汪玉團隊的研究成果都沒有應用到一線產業中進行檢驗。2016年,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汪玉將技術成果應用到產業中,並對成果持續優化,很快得到了各方認可。在汪玉看來,科研成果一定要能用、管用,科學研究既要“找準真問題”,也要“真解決問題”。目前,團隊正在高能效電路與系統研究領域深耕,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智能駕駛和數據中心等領域。
活力、開放、生機勃勃……對於這位系裡首位80后系主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師生們都很佩服。在大家看來,汪玉身上不僅有老一輩科學家嚴謹負責、踏實肯干的精神,也展現出新時代青年敢於拼搏創新的魄力。
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在汪玉眼中,要想解決芯片領域“卡脖子”難題,人才至關重要,需要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培養不同研究方向的人才,為芯片全產業鏈發展添磚加瓦。
(陳炳旭參與採寫)
重慶市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醫生蔣朝輝
扎根基層,守護村民健康
本報記者 常碧羅
沿著彎彎的山路,汽車盤旋而上,停在半山腰的一處僻靜小院。一位身穿白大褂的醫生剛下車,就有人向她招手:“蔣妹妹來了!”這位“蔣妹妹”,就是重慶市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醫生蔣朝輝。2004年,她從重慶醫科大學畢業,放棄到大醫院工作的機會,接過父親蔣威正手中的接力棒,成為一名麻風病醫生。
蔣朝輝小時候,就跟著父親在山裡走村串戶。畢業前夕,蔣朝輝告訴父親,她也想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蔣威正說:“作為父親,我希望你能進入大醫院工作,但作為麻風病醫生,我也希望咱們這裡有‘新鮮血液’注入。”
在患者眼裡,蔣朝輝既是醫生也是親人。患者小李確診麻風病的時候,剛結婚不久。恐懼、絕望沖淡了新婚帶來的喜悅,她多方打聽,找到了蔣朝輝……仔細了解病情之后,蔣朝輝為她確定了治療方案,並一再叮囑她用藥方法。回到家后,小李不時接到蔣朝輝的電話,詢問她的癥狀。如今,小李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美滿……“患者的信任,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蔣朝輝說,“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事,不能辜負這身白大褂。”
李爺爺常年住在醫院,會竹編手藝,手指經常被竹片劃傷。蔣朝輝見狀,給李爺爺買來手套和護手霜。“醫生看的是病,治的是心。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患者。”蔣朝輝說。
“她有一顆純淨的心靈。”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院長李幸萃說。無論是門診患者,還是住院患者,蔣朝輝總是告訴他們手機號,擔心患者有事找不到她。如今,在蔣朝輝和同事們的悉心治療下,大部分住院患者的病情均已得到控制﹔他們閑時在院子裡種花、散步、聊天,生活過得很充實。
每年,蔣朝輝都要去偏遠鄉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既是調查,也是一場義診。“麻風病潛伏期很長,要保持警惕。”通過鄉村調查,蔣朝輝和同事們已能及時排查出早期的麻風病患者。調查期間,蔣朝輝每到一處,就向當地群眾宣傳防護知識,“越來越多的麻風病人積極主動就診。通過早期篩查治療,麻風病患者畸殘情況明顯減少。”蔣朝輝說。
去年,一批年輕醫生來到醫院工作,在蔣朝輝的帶領下,新來的醫生很快適應了工作,成為村民的健康守護者。
(陳湘壹參與採寫)
廣西水電工程局菲律賓公司副總經理戴龍才
建好項目,贏得同行信任
本報記者 車 斌
天剛蒙蒙亮,菲律賓奎鬆省和黎剎省的崇山峻嶺之間,機器的轟鳴聲就響個不停,一臺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正在組裝調試……出口到菲律賓的首臺中國自主研制“茉莉號”硬巖隧道掘進機即將啟用,標志著當地卡利瓦大壩工程進入關鍵階段。
1500多個日日夜夜,作為工程的項目經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水電工程局有限公司菲律賓公司副總經理戴龍才,全身心投入項目各環節,被同事稱為“最熟悉卡利瓦大壩項目現場的人”。
卡利瓦大壩項目包括一座高73.3米的混凝土重力壩、一條長度21.9公裡的引水隧洞和配套附屬設施。這一項目被譽為菲律賓“新百年水源”工程。項目建成后,將為大馬尼拉地區每日供應6億升生活用水,從根本上解決當地水資源短缺問題。戴龍才介紹,項目投標階段,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編標,以技術標評分第一名成功中標。
在卡利瓦大壩項目初期勘察設計階段,沒有通往項目現場的道路,也沒有通信信號。勘察所需的地質鑽機設備隻能被拆成零件,通過肩挑馬馱的方式,一件件運到項目現場再組裝起來。為了獲得準確詳實的數據,戴龍才和其他勘察人員背著這些沉重的設備走遍了項目周邊的大山。
勘察團隊租住的是當地簡陋的木頭房。晚上蚊蟲會通過房屋縫隙飛進來,團隊裡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登革熱。山區天氣變化無常,幾分鐘前還是艷陽高照,不一會兒烏雲飄過就會大雨傾盆,“天氣好就延長作業時間,保障進度。”戴龍才說,勘察團隊持續工作6個月,完成了項目地形地質勘察工作。
2021年5月,“茉莉號”硬巖隧道掘進機在湖南長沙下線,將掘進機所有部件運抵菲律賓的施工現場成為一大挑戰。戴龍才帶領項目團隊多次往返馬尼拉港口和項目現場,在實地預演中解決了橋梁限重、高空電纜限高等難題,最終順利完成了掘進機運輸及組裝工作。
“小時候父親一直為國家水電建設事業努力工作,我選擇水利水電專業,也是受父親的影響。”戴龍才說,“這些年來,中國基建走出國門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讓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從2014年常駐菲律賓算起,38歲的戴龍才已主持和參與了10余個項目的招投標工作,合同總額逾10億美元。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1日 06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