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0日08:11 來源:光明日報
“這次疫情暴露出立法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法律上仍有空白、弱項、短板,缺乏全覆蓋和硬約束、硬條款……需要制定一個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統籌安排、指導推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4月2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作了關於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有關情況和工作計劃的報告。“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五年立法規劃、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之外,第一次就某一領域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表示,報告為依法防控疫情、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明確了工作思路和方向。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引入第三方評估、全國人大機關設立網上信訪平臺、法工委設立發言人制度……一年來,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法治中國腳步更鏗鏘。
良法善治,護航全面小康
2019年12月4日,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聚集著天南海北的游客。上午9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6位年輕工作人員來到這裡,發手冊、播視頻,開展志願講解活動。看升旗、瞻仰毛主席紀念堂,來到人民大會堂時正好趕上憲法知識志願講解,一位陝西游客直呼“不虛此行”﹔游客隊伍裡,還有一位來自黑龍江的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沒想到來旅游還能聽到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工作人員的講解,倍感親切。
“法者,治之端也。”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7件。這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2019年馳而不息推動良法善治交出的立法成績單。
制定外商投資法,開啟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法治新篇章﹔修改土地管理法,持續為保護農民利益做“加法”﹔授權國務院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有關法律規定、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立法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法律護航……
健康中國,立法先行。制定疫苗管理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修改藥品管理法。“嚴”字當頭的“醫藥三法”,為促進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推進醫藥衛生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法治基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感慨,2019年,是醫藥衛生法治建設的豐收年。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對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決定,昭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制度自信﹔對於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作出關於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以國家名義發出向英雄致敬的時代最強音。岳仲明表示,2019年立法工作分量更重、節奏更快、要求更高。在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道路上,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腳步更加堅定而有力。
為戰疫筑起法治長城
當時光的書頁翻到公元2020年,此章此節,驚心動魄,氣壯山河。
中國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正邁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在春節前后悄然而至。這次疫情,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非常時期,非常挑戰。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推遲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日通過兩個決定,為疫情大考交上一張厚重的法治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不遵守政府防疫措施,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一些地方通過設卡攔截、阻斷交通隔離疫情,這些做法是否合法?法律如何規范公益慈善捐贈?受疫情影響,合同規定義務難以正常履行,法律對此有何針對性規定……疫情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還積極對疫情防控有關法律問題進行解讀,法工委發言人7次“發聲”,多位部門負責人從法律角度及時回應相關問題,積極引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
此外,根據公共衛生領域新情況新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展開。
根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生物安全法、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境衛生檢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17部法律將在兩年內制定或修改。目前,這個任務清單裡,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后面,已經打上了“對勾”。
中醫藥法、藥品管理法、獻血法、精神衛生法、食品安全法、紅十字會法、慈善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13部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涉及公共衛生、動植物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有關問題的法律,業已提上“適時制定修改”日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重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計劃落實工作,在確保立法質量的基礎上,加快立法工作進度。
形成監督合力,凸顯為民本色
2019年3月25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啟動當天,一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執法檢查組成員與來自中國工程院的6位院士和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兩位教授圍坐一起,對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進行初步“望聞問切”。在執法檢查中引入第三方對法律實施情況和效果開展評估,這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來說尚屬首次。此外,專門召開受委托檢查的省級人大常委會匯報會、促進法律知識問卷調查常態化、加大暗訪和隨機抽查的力度……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呈現諸多新氣象。
長江之濱,實地查看防污治污成效幾何﹔戈壁灘上,把脈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癥結﹔走進教室車間,問計就業民生……2019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貼近民生、突出重點,分赴38省次,對水污染防治法、就業促進法、高等教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漁業法、可再生能源法進行執法檢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專門委員會成員132人次、全國人大代表74人次參加執法檢查。
除了執法檢查,圍繞環保、教育、文化、醫療、減稅降費、社會救助、公益訴訟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一府兩院”14個專項工作報告,開展3次專題詢問,進行7項專題調研。
2019年12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關於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進社會救助工作情況的報告》時,一份《社會救助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電子報告也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手中。這份“田野調查”報告,是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走訪多地,通過走街串戶、蹲點調查,把田間地頭的第一手鮮活資料直接交到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組成人員手中。對確保脫貧攻堅政策和社會救助之間無縫銜接提供了重要參考。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張錦鋮表示,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創新方式方法、強化問題導向,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深深扎根群眾,讓“百姓代言人”更好履職
2019年2月18日,太行山下,鵝毛大雪。全國人大常委會一行人,來到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冒雪看望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聽取意見建議。
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水平看代表、人大的活力在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時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堅持好、鞏固好、發展好,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豐富民主形式。
早在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確定了幾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試點單位,將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科學民主決策的創新形式,傾聽“原汁原味的民聲”。虹橋街道虹儲小區居委會主任朱國萍代表表示,看到老百姓在參與立法的過程中走出了家門、敞開了心門,以“主人翁”的姿態用法治思維來商量和解決問題,朱國萍覺得“當代表越來越有底氣了”。
全國各級人大設立代表聯絡站、代表之家等聯系人民群眾工作平臺22.8萬個,邀請322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邀請31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立法座談會,舉辦7期1883人次代表學習班……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如既往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盡責。目前,已有159位常委會組成人員與440位全國人大代表建立密切聯系,不僅通過電話、微信、信函等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系,還通過實地走訪察看,邀請代表談心談話,與代表一同參加執法檢查、調研等方式,征求代表對相關工作的意見建議。一年來,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基本實現“全見面”“全覆蓋”。
2019年6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委員長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從“加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代表工作的領導”“深化和拓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同代表的聯系”“繼續擴大代表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參與”,到“高質量做好代表議案建議工作”“組織好代表視察、專題調研和考察活動”“加快提高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35條具體措施得到了人大代表廣泛點贊。認真研讀“35條具體措施”后,全國人大代表陽海玲不禁感慨:“這不僅是一份措施,更像是一份寫給代表們的家書,字裡行間流淌著關愛、行動和擔當。”(本報記者 劉華東)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