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4日17:55 來源:新華網
“脫貧不能等靠要,齊心摘下貧困帽”“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出路”“擼起袖子加油干,脫貧致富當模范”……行走在天南海北,深山海島,邊陲村寨,一個個大紅標語不時撞入眼簾,提醒著過往的人們:神州大地正在進行一場反貧困斗爭的偉大決戰。
或者有人會說,刷幾條標語、喊喊口號誰不會?
其實,隻要你靠得夠近,扎得夠深,就會發現,提氣標語的背后,有一個個火熱的拼搏場面當注腳,有一群群最可愛的人用勤勞的雙手在做改變命運的突圍。
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隻有一年多。距離夢想越近,挑戰往往越大,越需要隻爭朝夕:扶志扶智,選好產業,開拓思路……
開年伊始,春節前夕,請您隨著我們的筆端,近距離看看各族人民脫貧奮進的故事,看看勞動大眾啃下一個個“硬骨頭”的精氣神。
扶志扶智,讓內生動力匯聚成脫貧的磅礡力量
經過半個月的培訓,雲南省鎮沅縣文舊村村民趙玉華拿到了人生第一張技能培訓畢業証書,他的砌磚技術達到了中級工水平,在當地打工一天可以掙到160元。現在一技在身,趙玉華精氣神都提了起來,對未來充滿信心。
鎮沅大多數村莊山高路遠、偏僻閉塞。因缺技術、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致貧的貧困戶佔47%。其中,年輕力壯、無災無病的貧困人口有2100余人。
隻有解決素質貧困問題,才能實現真正脫貧。鎮沅2017年成立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對2100余名農村“閑漢”進行輪訓。培訓讓大家學到了技術,將脫貧壓力變成致富動力,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目前,學員已成功轉移就業458人。
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出路,群眾迸發出的內生動力如同大海波濤,沖刷掉了貧窮的印跡。
雖然冰天雪地,但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省理塘縣,亞火鄉亞火村巴絨一家人沒有貓冬的樣子——忙著翻地,忙著修建牲畜棚圈,為開春后蔬菜種植、發展養殖做準備。
巴絨曾是村裡的貧困戶,過去就盼著幫扶干部上門。看到身邊的人都在使勁干,看到政府對貧困戶出臺的多種優惠政策,巴絨坐不住了,種起了蔬菜,養起了牲畜。
去年9月,奮斗苦干的巴絨獲得“四川省脫貧攻堅奮進獎”,他笑著說:“靠自己的雙手,終於摘掉了窮‘帽子’。感謝鄉幫扶干部和村‘第一書記’多次到我家,一次次談心談話激發了我脫貧的信心和動力。”
作為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高城”,理塘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從思想上“破貧困”,從行動上“快脫貧”,促進農牧區群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投身干事創業。目前,全縣已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社117個,14個鄉鎮20個村組建起集體牧場,戶均增收2000余元。
用好外力、激發內力,才能形成持久發展的合力。在雲南西雙版納州基諾山鄉,雖家庭貧困、家人患病,巴朵村小組基諾族婦女李曉慧並沒有被壓垮,在鄉裡支持下創辦村淘自力更生,讓電商的觸角在山村扎根。
基諾軟紅米、干蘸水、豆豉粑粑、小耳朵豬干巴……前些天,她又約著幾個同村婦女,創辦了基諾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要把這些山貨賣到山外去,換來財富過上好日子。
選好產業,村民自動告別“等靠要”
前不久,“紅薯老總”張誠跑到鄭州,參加中國甘薯產業博覽會,一心想引進更適合家鄉種植的紅薯品種。
今年44歲的張誠是貴州省思南縣周寨村人。1993年,他從建筑學校畢業后,隻身在貴陽打拼,奮斗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發家致富沒忘本,看到家鄉落后面貌未改,他盤算著為鄉親們做點什麼。
2016年,張誠回到村裡,領辦周寨村紅薯粉加工廠,建立以紅薯加工企業為平臺的紅薯全產業鏈。
目前,張誠的加工廠年吞吐鮮薯7.5萬噸,產值達2.25億元。
“家鄉有這個產業真是好,現在我們就近上班了,一個月工資3000多塊。”周寨村鄰村的貧困戶楊琴說。“過去一個月隻有1800塊收入,現在的工資高還吃住都包。”楊琴一臉滿意。
產業好不好,關鍵在對路。周寨村沙地多,適合種植紅薯。村主任楊仕杰說,全村1299人中還有179人未脫貧,“脫帽”就靠這個產業了。
群眾增收快,全靠產業帶。“紅薯老總”的加工廠通過建設1000畝示范基地,還可以解決200多名村民就業。此外,帶動全縣13個鄉鎮,包括5000多戶貧困戶在內上萬戶種植紅薯20000多畝,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好產業激發了村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周寨村66歲的貧困戶楊勝強是土家族,紅薯加工廠運行起來之后,他在廠裡上班,每個月有2500元工資。“最近廠裡給我發了5000塊,頂好幾頭大年豬。”他笑著說。
泥巴房、竹片房,雲南西雙版納州基諾山鄉小普希村民小組以前守著古茶林受窮,整村曾經全是貧困戶。70后村民者掃帶頭發展茶產業,採茶,制茶,賣茶,把一度無人問津的古樹茶變成了“黃金葉”,自己也從全村最窮變為“首富”。
“有了好產業,不用你做思想工作,村民都會自動告別‘等靠要’。”小普希村民小組組長白春國說。看到身邊的致富榜樣,村民紛紛加入了發展生態茶的大合唱,收入年年攀升。現在,小普希全村已脫貧,水泥路從國道直通村裡,硬化路連著各家各戶,自來水引到灶頭,村裡15戶人家就有小汽車11輛。
開拓思路,激發群眾無窮的創造力
“蜜樣的幸福生活滋潤著我,拉祜人縱情歌唱……”未進老達保寨,嘹亮的歌聲就已響在耳畔。
歌聲盈村、一牆牆炮仗花開得紅紅火火,雲南普洱市瀾滄縣老達保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之一,能歌善舞是村民們的“標簽”。
“我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可這又換不來錢!”偏遠閉塞、交通不便,又沒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子,貧窮如影相隨,曾讓村民李石開和村民們苦惱不已。
20世紀80年代,李石開外出首次聽到吉他彈唱就動了心。回家后,他賣豬買了老達保寨的第一把吉他,拉開了村民“吉他生活”的序幕——越來越多愛唱愛跳的拉祜族村民“玩”上了吉他,老達保吉他聲越傳越遠。
縣裡也“聽”到了老達保的吉他聲,順勢扶持引導。2013年,支持老達保成立由全體村民持股的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有限公司,修了演藝廣場。現在,490多名村民中有200多把吉他,從六七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能登臺演出。
唱唱跳跳也能掙錢!這個“吉他上的村寨”從此老老少少沒了閑人,乘著脫貧攻堅的春風,走出了獨特的文化脫貧之路。光靠唱歌跳舞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就達四五千元。
房子翻修,栽花種草,鋪了石板路,立上綴滿音樂元素的標識路牌,昔日盡是茅草房、篾片房的破舊寨子一下子變得“藝術時尚”,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一睹200多把吉他齊奏的盛況,體驗老達保人的快樂幸福。
“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可你不去干就不行。”說話中氣十足的李石開快樂藏不住,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自己用賣豬錢換的那把吉他,已成為發展的見証物,被送進了博物館。
思路一開,群眾就有無窮的創造力,發展的路子就變得寬闊。不只是歌唱跳舞,就連世代耕作的田地和居住的村莊,也成了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在黃河中游的山西省永和縣奇奇裡村,55歲的劉寧富早早起床,正在箍兩口新窯洞,準備擴大民俗旅館,迎接今春旅游旺季。
奇奇裡村是一個隻有193戶村民的黃土高原小山村,多年來,農民靠貧瘠的土地辛勤勞作但隻能維持溫飽。
其實,這裡緊靠黃河乾坤灣,站在山上能一眼盡收7道彎。村第一書記郭若橋轉變思路,利用當地獨特地理位置和民俗特色,讓奇奇裡村吃起了文化旅游飯。像劉寧富,將家裡的一口舊窯洞改造成特色民宿,一年就掙了2萬多元。
短短幾年,這個昔日既窮又偏的貧困村迅速翻身,前年宣布整村脫貧,現在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7000元。
不僅奇奇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每年都有1000萬以上的人口擺脫貧困。
打贏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再接力。永和縣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農村,脫了貧的奇奇裡村也得到新的扶持。劉寧富正是瞅準了這個新機遇擴大民宿規模,還把在外打拼的兒子喊回來幫忙。
“脫貧是我們邁向鄉村振興的第一張通行証,我們下一步將深挖黃河作為中華文明搖籃的深厚文化,打造文化品牌,通過做強旅游產業富起來。”郭若橋說。
一個個從貧困中掙脫的村莊,一個個駛上小康道路的民族,正以嶄新亮麗的容姿、昂揚向上的精神呈現在世人面前。(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謝銳佳、王長山、吉哲鵬、謝佼 參與記者:潘潔、汪軍、呂夢琦、黃海波)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