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關注十九大代表

從克隆豬研發骨干 到“健康中國”踐行者

張光巖

2017年10月07日13:4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從克隆豬研發骨干 到“健康中國”踐行者

 

十九大代表杜玉濤。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杜玉濤,是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華大運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伴隨著華大基因這個前沿科技研發機構一同成長。她是一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曾是世界首隻手工克隆豬的研發團隊成員,而今正投身於“健康中國”事業建設中﹔她還是一名優秀的黨務工作者,助推黨建成為華大基因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近期,杜玉濤一直在做十九大的參會準備。她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得知當選消息后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組織上給予這麼大的信任和認可,忐忑的是自己的履職能力還有待不斷提高。她現在每天都在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積極與身邊同事溝通交流,希望傳遞好一線科技工作者的心聲。

幫助更多人選擇

適合自己的運動

1999年,本科畢業的杜玉濤被剛成立、求賢若渴的華大基因相中,之后被推薦到丹麥奧胡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從此進入克隆領域。2006年6月,杜玉濤所在的丹麥團隊迎來了世界首隻手工克隆豬寶寶,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開創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杜玉濤成為手工克隆豬技術的專利人之一。

一年后,杜玉濤畢業回到華大基因。在短短一年內,她完成了實驗平臺的基礎建設及實驗體系的優化,並在2008年帶領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批“手工克隆豬”,同年榮獲深圳市“雙百計劃”榮譽稱號及“廣東省地方級領軍人才”稱號。

在華大基因,很多人親切地稱呼杜玉濤“杜老師”,因為除了搞科研,她還在帶課題、帶隊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擔起更大責任,也要勇於挑戰自我,在組織需要的地方努力做得更出色。”杜玉濤說,有一段時間,她一直都泡在實驗室裡,陶醉於研究工作的純粹世界,后來才被上司點醒,毅然走出實驗室,從科研崗位走向管理崗位,結合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準,更好地發揮黨員的作用。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礎。這既是科技工作者的職業契機,也是黨員的社會責任和行動自覺。”當前,杜玉濤把主要精力放在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運動。

杜玉濤說,華大運動的目標是幫助每一位用戶做好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個人健康基線和運動健康賬戶,還包括風險評估、動態監測和干預方法等。不少運動愛好者在不清楚自己身體狀況的情況下,盲目選擇某種運動,其實是可能損害健康的。她希望能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盡一分力,幫助更多人在了解自身基因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企業黨建不能

脫離業務實際

“非公企業黨建,是提升非公企業吸引力、激活企業內生力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杜玉濤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企業黨建上,與同事一道貢獻了不少黨建新點子。她認為,企業黨建不能脫離業務實際,可將工作關系密切的黨員同志安排在同一支部,這樣既是黨內同志,又是工作伙伴,可以一起帶頭沖鋒陷陣、攻克科研難題。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成立於2008年5月,現轄屬25個黨支部,在冊黨員已達到782名。其中,35歲以下的黨員人數佔95%,本科學歷佔40%、研究生學歷以上佔57%,是一支年輕有活力的隊伍。

杜玉濤表示,華大基因黨委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根據業務發展格局推行“黨建+互聯網”,更好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先鋒論壇”“微黨課”“微考場”等形式的培訓討論,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能力,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華大基因黨委堅持“嚴”字當頭,今年共收到入黨申請書58份、確定發展對象4名、吸收預備黨員5名、辦理黨員轉正9名、解決黨員歷史遺留問題317例。“我們嚴把黨員入口關,不斷提高黨員隊伍質量,增強黨員的組織紀律觀念。”杜玉濤說。

在華大基因,很多黨員的工位上都掛著“黨員示范崗”標牌。杜玉濤說,黨員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先進性和帶動作用,亮出身份,接受監督、帶頭表率。

對話

杜玉濤:

引進人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南方日報:您是什麼時候入黨的?入黨的“初心”是什麼?

杜玉濤:1996年,我還是一名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推薦下宣誓入黨。對於一名追求上進的青年,入黨是一件非常榮幸、催人奮進的事情。從此,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我都處處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在跟同志們上黨課時,我經常告訴年輕同志們,要牢記“初心”,記住自己為什麼而出發。這麼多年一路走來,不管工作崗位如何變化,但我的“初心”從未改變。跟很多人一樣,我入黨的“初心”也不為名利,而是立志在事業上不斷進取,成為一個讓組織滿意、身邊人認可的合格共產黨員。

南方日報:黨的十八大以來,您身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杜玉濤:從個人而言,我見証了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過程。以前我們印象中的基因科技比較高冷,願景比較尖端和長遠的。這幾年,我親眼見証了我們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見証了基因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人類基因組計劃曾花費27億美元,歷時13年,被認為是與登月計劃具有同等意義的創舉。然而在過去幾年間,基因測序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其幅度甚至比科技界流行的摩爾定律還要大。現在每個普通人都可以以很低廉的成本享受到基因科技帶來的幫助。

南方日報: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您會把哪些基層聲音帶到會上?

杜玉濤: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我最關注的還是我所從事的工作領域。在科技創新領域,民營科技企業充滿活力,生存壓力倒逼其不斷創新,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貢獻不容小覷,希望黨和政府持續加大對民營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和政策支持。比如,我們所從事的基因測序、出生缺陷篩查等工作,不僅是做產業,也是對健康中國戰略的一種呼應和推動。

我還關注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當前,廣東及深圳市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度非常大、走在全國前列,在貨幣補貼、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很多優惠政策。建議在人才評定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打破職稱評定的條條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讓年輕人在工作中擁有更多的機會。

南方日報記者 張光巖

(責編:高巍、閆妍)
相關專題
· 關注十九大代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