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凝聚合力 乘勢而上——湖南軍民融合加速向深度推進

2017年09月10日14:17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凝聚合力 乘勢而上

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啟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新征程,為湖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無湘不成軍,作為我國軍事工業布局重點省份,湖南軍工產業門類較全、實力較強、優勢明顯。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的探索起步較早。近年來,隨著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湖南軍民協同創新成果斐然,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正逐漸展露雛形,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2016年,全省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96億元,同比增長8.2%。

當前,在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指導下,湖南正立足良好基礎,乘勢而上,將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為制造強省建設和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加以推進,立足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全力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一股軍民融合的發展合力正在三湘大地源源不斷地匯聚、升騰。

高層推動,開啟改革快車道

近期召開的兩次省政府常務會上,先后通過《湖南省關於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湖南省關於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兩份文件,成為湖南加速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進程中嶄新的節點。

從這個節點往前回溯,可以發現,湖南自上而下推動軍民融合,早已起步。

從2013年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湖南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到研究出臺切實加強高新武器裝備綠色通道建設的措施、《關於支持航空裝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加快航空制造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湖南省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從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到分別與國防科大共建湖南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與海軍工程大學聯合組建湖南省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從針對航空發動機、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等優勢產業領域制定五年行動計劃,到全面拓寬“民參軍”“軍轉民”渠道……這些年來,每一項舉措,都是一次探索,將改革的動力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在宏觀層面科學引導軍民融合發展的同時,也給予了全方位的大力支持。

隨著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來自湖南高層的推動力也達到新的高度。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明確強調,要堅定不移推動軍民融合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運行機制,樹立融合發展理念,拓寬融合領域,認真貫徹落實我省軍民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實現經濟發展領域國防效益最大化、國防建設領域民用效益最大化。

曾在國防科技工業戰線工作多年的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高度重視軍民融合,數十次調研相關企業和項目,多次強調要通過大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集聚人才、項目、技術,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帶動科技創新投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

自上而下,湖南正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為事關全省發展的頭等大事加以推進。全省層面,制造強省建設五年行動計劃明確的12大重點產業及湖南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行動計劃明確的20個產業鏈,屬於軍民融合產業的有7大行業和10個產業鏈。

推力由省一級迅速延展到市縣。長沙、湘潭、株洲、岳陽等市,在吸引人才、促進產業聚群發展、財稅、土地、融資、服務等方面出臺了支持力度更大、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全面釋放軍民融合中蘊含的增長潛力,讓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快車道不斷拓寬。

創新驅動,鍛造強有力引擎

今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承載著中國的“大飛機夢”一飛沖天。令湖南人驕傲的是,這架飛機的“腳”——起落架和機輪剎車系統,是由湖南中航飛機起落架公司和霍尼韋爾博雲航空系統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這也是湖南軍工科技成果轉化的眾多結晶之一。

高性能計算機、高性能航空炭/炭材料、北斗系列關鍵技術、強激光技術應用、磁懸浮、臨近空間、飛行器與激光衛星技術……“十二五”以來,湖南軍工科研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77項,其中國家級科研成果獎勵39項﹔申請專利3500余項,授權1500余項,為高新武器裝備建設等國家重大任務的圓滿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動能奠定了獨特技術基礎。

軍工科技成果在民用領域大有可為,民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成果也能支持軍工科研和提供配套。在各項改革措施引導下,山河智能、中聯重科、三一等重點企業,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湘潭大學、南華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院校,以及稀土院、冶金所、塑料所等科研院所都先后進入國防科研生產領域。近年來,在湘軍工及民參軍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組織承擔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明確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0個重大專項的多個項目。

實踐告訴湖南人,隻有讓軍、民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凝聚合力,讓各個方面的人才、團隊密切協作,讓各個領域的信息資源充分互通共享,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迸發出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才會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然而,放眼全國,軍民兩個研發體系之間的信息流通、資源共享、協同合作、成果轉化依然是亟待補齊的短板所在。形成高效的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既需要國家層面的制度改革,也離不開各地的積極探索。

湖南省經信委前年起制定的《湖南省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就是探索之一。名為《目錄》,實則是一個公開的線上信息共享平臺,軍工企業、民營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成果經過申報可以納入目錄,有需求的主體可以根據《目錄》按圖索驥開展合作,而省國防科工局也將積極提供相關的溝通對接服務。

2015年省政府與國防科大共建省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也成為推動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該院正積極探索軍隊成果在湘轉化和產業化新模式,遴選並積極促成自主可控計算機整機、激光陀螺、北斗導航、超高清全景網絡攝像機等一批技術相對成熟、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化項目在湘實施轉化,已見成效。

平臺集聚,延伸產業新鏈條

8月22日,湘江新區舉辦的“智匯湘江·科創未來”科研成果對接系列活動軍民融合專場拉開大幕,來自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團隊攜研究成果驚艷亮相,軍民融合領域專家及相關企業、風投機構、科創平臺代表等近300人齊聚一堂,共商合作。這是湖南近年來為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積極搭建平臺的眾多舉措之一。

從6月13日簽約項目總投資達到221億元的湖南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會,到2月22日省政府與國家國防科工局聯合舉行的軍民融合“走出去”對接座談會,再到去年11月13日省政府與國家國防科工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三湘大地,像這樣頗具投資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對接活動越來越頻繁。

對接是為了集聚更多資源,形成具體的合作項目,將軍民融合發展最終落到產業和企業上去。而園區,則是承載項目並且讓產業鏈條延伸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下,湖南各地涌現了長沙高新區、株洲航空產業園、湘潭經開區、平江工業園、衡陽白沙洲工業園、岳陽軍民融合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家軍民融合產業園,其中株洲航空產業園、湘潭經開區、平江工業園三個園區被批準為國家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在全國31個示范基地中佔據3個席位。

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園區,已成為各地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平臺和載體,特別是一批軍民融合重大產業項目的引進,帶動了新興特色產業發展,有力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90%、50%、12%,這是株洲航空產業園中小航空發動機、工業燃氣輪機、風電齒輪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該園區在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航空機械傳動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依托航空產業園,株洲市聚集規模以上航空類企業25家,航空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長沙高新區依托國防科大及航天科工、中航工業、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兵器等軍工企業、院校優勢,引進了一批重大軍民融合項目,帶動了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北斗導航、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形成了中電軟件園基地、芯城科技園基地、航空工業園、光電信息產業園、特種材料工業園、工程機械產業園等一批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園。僅中電軟件園,已聚集信息安全、智能制造、北斗導航、集成電路等企業176家,建成公共服務平臺12個,產值規模超過160億元。

湘潭經開區,近年來大力發展高端海洋裝備、智慧物流裝備、智能制造裝備、電子信息網絡裝備、應急搶險救災救援裝備等5個軍民融合優勢產業,促進整個園區基本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去年整個園區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財稅收入突破40億元。

……

凝聚合力、乘勢而上,我們相信,正加快向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深度推進的湖南軍民融合,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記者 冒蕞)

(責編:姜萍萍、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