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西去的伊犁河水靜靜流淌,河岸邊卻再聽不到動人的手風琴聲﹔筆直的白楊樹葉嘩嘩作響,林間的俄羅斯族民居卻已覓不到舊時的模樣……隨著時代的變遷,定居在新疆伊犁河谷的俄羅斯族人漸漸融入當地的生活,也將自己的印跡撒播在新疆。
踏入新疆伊寧市利群路的一條小巷,瑯瑯的讀書聲從一處庭院中傳來,孩童清脆、稚嫩的嗓音發出的純正俄語,伴著街巷裡沁涼的秋風、輕落的黃葉,令人心馳神往。
這處院落是盧尼奧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的家。在緊鄰院門的一間屋內,尼古拉的妻子正給街坊的孩子們教俄語。10歲的兒子盧尼奧夫·奧列格站在院落裡毫不理會認真學習的鄰家玩伴,一邊拽著父親的胳膊,一邊嚷嚷著要父親幫助修理玩具坦克車。尼古拉習慣性地將胡子微微一翹,疼愛地將兒子抱在懷中,熟練地擺弄起玩具來。
尼古拉的父親伊萬有著豐富甚至坎坷的人生經歷。“他是個了不起的傳奇人物。”尼古拉介紹,父親伊萬從原蘇聯來到新疆伊犁時不過是幾歲的孩童,年輕時跟漢族師傅學過制鞋,在伊犁河捕過魚,在水磨坊磨過面……“現在父親已經86歲了,有些耳背,說話需要大聲喊。”如今,這個定居在新疆邊陲小城伊寧市的俄羅斯族家庭已有祖孫三代。自尼古拉和妻子這一代,都是出生在新疆的俄羅斯族。
“在家裡,我們祖孫三代仍舊用俄語交流。”尼古拉曾是伊寧市俄羅斯學校校長。精通漢語、俄語和維吾爾語的他在學校主教俄語。盡管已經退休,尼古拉仍擔任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常委、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伊寧市政協委員。
1981年,應俄羅斯族居民的要求,伊寧市建起俄羅斯學校。這所學校傾注了尼古拉太多心血。現在,學校仍有100多名學生和20名教職工。1997年,學校開始進行漢、俄“雙語”教學。直到今天,1至6年級每天都有1節俄語課。
“由於俄羅斯人口較少,現在學校裡的俄羅斯族學生隻有一個。”尼古拉說,根據戶籍統計,目前伊寧市的俄羅斯族有600多人,但純俄羅斯族僅有不到100人。
據歷史資料顯示,俄羅斯人在我國定居已有200多年歷史,他們散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其中以伊犁最多。
“親戚朋友都在這裡生活,我們已經融入這裡了。”尼古拉坦言,他與伊寧這座城市似乎已經難解難分。尼古拉的家族裡,大多數成員都與當地不同民族居民通婚:二姐嫁給了漢族小伙子,大姨子嫁給了維吾爾族小伙子,表哥娶了漢族姑娘,外甥娶了維吾爾族姑娘……尼古拉一一羅列,純俄羅斯族越來越少,有些遺憾,卻也不失為最好的融合。
高鼻梁、藍眼睛、黃頭發的俄羅斯人,有著明顯歐洲人的特征。不用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俄羅斯族在伊寧市居民心中,至今仍然是文化多元的一個重要符號。除了俄羅斯學校之外,俄羅斯手風琴修理行、俄羅斯面包坊都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
伊寧市著名的俄羅斯手風琴修理行是尼古拉妻子的哥哥扎祖嶺·亞歷山大的事業。亞歷山大既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手風琴修理師,也是出色的手風琴演奏家。工作之余,亞歷山大也會為朋友和顧客拉上一段曲目,輕快的音符跳躍而出,修理鋪小小的門簾外常有行人駐足聆聽。
緊鄰著手風琴修理行,是尼古拉的姐姐、外甥們合伙經營的俄羅斯面包坊。已有20年歷史的面包坊承載著許多伊犁人的記憶。一個面包坊何以20年長盛不衰?土磚做的爐子、木柴烘烤……這些傳統的做法,使得俄羅斯列巴保持了最原始的風味,也成為面包房屹立不倒的法寶。
“我希望把民族語言、風俗傳承下去。”尼古拉幾乎會在各種場合向人們表達這一心願。“妻子利用空余時間在家裡給街坊的孩子們教俄語,就是想繼續傳承民族語言。”尼古拉退休后,仍有一些單位聘請他做臨時俄語翻譯或教授俄語。“如果有機會,我很樂意做這些工作,也願意看到更多其他民族的學生學習俄語。”
目前,俄羅斯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在伊寧市,像尼古拉這樣的俄羅斯族第二代已經不多了。吃“拉條子(新疆拉面)”、住樓房、聽流行音樂是當下這些俄羅斯族第三代、第四代的生活寫照。
尼古拉的大女兒正在哈薩克斯坦學習服裝設計。“未來她是否願意回來工作,取決於她的個人意願。”尼古拉說,“但我內心卻希望孩子能回來,畢竟這裡是我們的出生地,是我們的家鄉。”(記者賀佔軍、關俏俏)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