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欧美,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久久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2017年10月23日09:3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本報編輯部邀請了相關專家學者詳細解讀——

主持人: 記者 馮其予

嘉 賓: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白 明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邢厚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 桑百川

拓寬開放大門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外開放從“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種轉變反映了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哪些特點?

邢厚媛: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不斷攀升。

從國內看,這種變化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開放的領域從開放貿易到開放外資,從制造業向外資開放到現在的服務業重點向外資開放。再比如,開放的方向原來主要是開放國門讓外資進來,現在則是雙向開放。

白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表明開放發展的內涵不僅限于在“門口”拓寬開放的大門,而且還要在“門外”與“門內”多做文章。

一方面,新的開放發展理念會更多考慮到“門外”拓展國際發展空間。現階段,我國正在由經濟全球化的配角演變為主角,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新的開放發展理念更要求在“門內”練好“內功”。以往,我國在擴大開放上“心有余”,但在練好內功上卻“力不足”,這種狀況正在逐步改變。

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充分體現了全面開放的特點。這說明在全球治理中,中國正逐步由旁觀者、跟隨者轉變為參與者、引領者。

桑百川: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經濟貿易大國。在深化開放過程中,我們要從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從引資大國向全方位提升引資的質量和水平轉變。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過程中,我們既要提高開放的水平,又要拓寬開放的范圍和領域。在外資準入方面,不僅要重視制造業的外商投資,夯實實體經濟;同時要不斷擴大服務領域的外商投資,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各領域的外商投資。在“走出去”擴大海外投資的過程中,要注重防范海外投資風險,不僅是東道國的風險,也要注重與國內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海外投資增長與國內經濟穩定、實體經濟健康相結合。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包含了提高開放水平,也拓寬了開放的范圍和領域,擴大開放的規模,提高開放的質量等一系列目標任務。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主持人:加強吸引外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是當前熱門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專門強調“凡是在我國境內注冊的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請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桑百川:這些年來,國內外對中國的營商環境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有人認為中國的儲蓄缺口、外匯缺口即“雙缺口”已經消失,懷疑中國是不是還需要利用外資;國外也有人認為,中國近年來對利用外資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認識上存在一些分歧,我國的營商環境在惡化。這些都是誤解。我們一直在努力打造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在全球仍然具有很高的競爭力。世界銀行2017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還在持續改善,位次還在提升。

但是,我們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要從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使外資真正融入中國社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這是我國的一貫政策。中國會繼續積極利用外資,推動公平競爭環境形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邢厚媛:首先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毫不動搖。其次是順應世界吸收外資、營商環境競爭的大潮流,順勢而為,打造一個更加公平、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此外,外資和內資需要融合發展。外資在中國投資發展,也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社會就業、社會環境建設作出貢獻。

白明:十九大報告特別提到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本身就有一視同仁的考慮。有些外商企業對此產生了誤解,應該從四個方面加以認識。

一是這些年對外開放有不少改進,比改革開放初期已經開放很多。開放與需求之間總有不匹配,這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二是在開放中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才有各種擴大開放的具體舉措,反映的是中國積極開放的一面。三是長期以來我國對外商在政策上有所照顧,存在超國民待遇。現在是向常態回歸,不僅對外商公平,對國內企業也要公平。四是中國法治化進程加快。這些年我國反壟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對一些外資企業展開了反壟斷調查,有些企業還不習慣。但反壟斷恰恰是市場經濟的體現,不能因此有選擇性地指責中國。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將“一帶一路”建設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點工作來抓,這是一種怎樣的考慮?

白明:“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是中國提出的國際化系統工程,也是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拓展發展開放空間的重大倡議和重要平臺。

首先,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可以進一步拓展國際空間,一方面獲得更多的國際資源和市場,拓展開放的國際空間,增強中國經濟的體外循環。其次,通過這個平臺,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未來經濟全球化中可以爭取更多話語權。第三,“一帶一路”平臺建設有助于改變經濟全球化不合理格局。過去,發展中國家長期被邊緣化;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在集聚,在國際貿易中占的份額要進一步增強,話語權要提升,但是如果沒有平臺,就會比較松散。通過“一帶一路”這個平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機會增加了。同時,“一帶一路”平臺對發達國家并不封閉。

桑百川: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現在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甚至在聯合國相關文件中也寫入“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加強經濟貿易合作,加強政策溝通、人員互信,加強信息互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使得中國可以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平臺,拓展對外開放工作,廣大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沿邊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可以變成前沿地區,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全方位提升開放水平。“一帶一路”建設在未來開放的版圖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邢厚媛: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一帶一路”建設在未來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必然是重要方向、重點區域,是國際國內聯動發展的紐帶,同時也關系到政治外交格局。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已經不僅局限于經濟和技術合作。從十九大到二十大,“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個開放問題,還是內外聯動的發展問題。

(責編:沈王一、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